[发明专利]一种绿化带树木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8352.1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4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范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高老庄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燎原***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散 树木 土质 土壤 树木种植 绿化带 挖出 成活率 树木成活率 生物降解 树苗移植 树木移植 树种选择 土质选择 整地挖穴 植物栽培 保墒 挖深坑 埋入 深坑 挖坑 挖取 粪便 成活 并用 蓄水 移植 绿地 气候 绿化 种植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化带树木种植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步骤一:树种选择:对于不同土质的绿地,要根据当地的气候以及土质选择成活率较高的植物,并且选择的植物栽培的土质要与需要绿化的地区土质接近,便于提高树木成活率;步骤二:树苗移植:在树木移植时,需要将底部的土壤挖取并用蛇皮袋包裹,然后在输送途中定期施水,为保证移植树木的成活率;步骤三:整地挖穴:将需要种植树木的地方挖深坑,并且根据树木的大小尺寸得到挖坑的大小,并且将挖出的土壤打散。本发明通过将挖出的土壤打散,将打散的一部分土壤中加入微生物降解后的粪便混合均匀,然后埋入深坑内,一方面增加蓄水保墒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加根部营养,利于树木成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化带树木种植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化带树木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环境以及绿化植物的种植方法都比较单一,都是根据前人的种植方法稍加改进来操作的,每年的产量都差不多,并且由于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土壤肥力日趋下降,导致在种植的时候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绿化带树木种植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化带树木种植方法,通过将挖出的土壤打散,将打散的一部分土壤中加入微生物降解后的粪便混合均匀,然后埋入深坑内,一方面增加蓄水保墒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加根部营养,利于树木成活,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化带树木种植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步骤一:树种选择:对于不同土质的绿地,要根据当地的气候以及土质选择成活率较高的植物,并且选择的植物栽培的土质要与需要绿化的地区土质接近,便于提高树木成活率;
步骤二:树苗移植:在树木移植时,需要将底部的土壤挖取并用蛇皮袋包裹,然后在输送途中定期施水,为保证移植树木的成活率;
步骤三:整地挖穴:将需要种植树木的地方挖深坑,并且根据树木的大小尺寸得到挖坑的大小,并且将挖出的土壤打散;
步骤四:初步施肥,将步骤三中挖出的一部分土壤中加入微生物降解后的粪便混合均匀,然后埋入深坑内,一方面增加蓄水保墒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加根部营养,最后将环形支架套入树木上,再树木进行种植;
步骤五:二次施肥:树木种植后第7天开始进行施肥,施40kg营养剂,然后每隔6个月施一次营养剂,每次30-50kg;
步骤六:固定树木:将环形支架底部固定木棒,木棒围绕树木设置,并且木棒设置为倾斜状。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土壤挖取直径为40-50cm,挖取深度为60-80cm。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将挖出的土壤打散,将打散的一部分土壤中加入微生物降解后的粪便混合均匀,然后埋入深坑内,一方面增加蓄水保墒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加根部营养,利于树木成活;
2、通过将环形支架套入树木上,再树木进行种植,种植好后,将环形支架底部固定木棒,木棒围绕树木设置,并且木棒设置为倾斜状,能够方便后期固定树木,避免现有技术中后期加装固定树木的木桩,造成施工不便,并且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化带树木种植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高老庄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高老庄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8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