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计校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57836.4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5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方攸同;许博文;马吉恩;卢琴芬;吴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25/00 | 分类号: | G01F25/00 |
代理公司: | 33100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001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校准 电磁流量计 流量计校准 管道壁 开口 磁场方向垂直 金属流体 实时校准 测量点 外露 流体 拆卸 磁场 测量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量计校准装置,包括管道、校准电极和磁场,管道与磁场方向垂直。管道壁上设有开口,校准电极通过管道壁上的开口插入管道内;校准电极的一部分与管道内的金属流体接触、校准电极的另一部分外露于管道。校准电极沿横向插入管道。本发明的流量计校准装置,可以在电磁流量计工作过程中对电磁流量计进行实时校准,而无需拆卸电磁流量计,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测量点的深度,对不同位置的流体的流量进行精准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量计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下面的背景技术用于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而不能被认为是现有技术。
电磁流量计常用于工业领域中高温液态金属的流量测量。电磁流量计利用霍尔效应,在垂直于流体管道轴线的方向上施加磁场,金属流体在管道中流动并切割磁力线时,在与流动方向和磁力线都垂直的方向上产生感应电势,该感应电势与金属流体的流量成正比。在管道上选取测量点以测量电势,测得感应电势之后,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管道中流体的流量。但是,由于使用时间长或者流体腐蚀等原因,电磁流量计对流体参数的测量可能会产生偏差。因此在实际应用种常用流量计校准装置对电磁流量计进行校准,以保证电磁流量计对流体流量的精确测量。
现有的流量计校准装置在对电磁流量计进行校准时,往往需要先将电磁流量计从流体管道中拆除,不能在进行流量测量的同时对流量计进行校准,工序复杂、效率低下。另外,由于管道内流动的流体中存在层流和紊流,在管道内选取的测量点深度不同,所测得的流量数据也不同,因此有些电磁流量计选取多个测量点、测量管道内不同深度的流体的电场分布,从而更加充分地反映流体的流动情况。但是,现有的流量计校准装置由于不能根据需要调节测量点的深度,而不能对这种测量流体电场分布的电磁流量计进行校准。
发明内容
针对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流量计校准装置,可以在电磁流量计工作过程中对电磁流量计进行实时校准,而无需拆卸电磁流量计,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测量点的深度,对不同位置的流体的流量进行精准测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量计校准装置,包括管道、校准电极和磁场,管道与磁场方向垂直,管道与磁场方向垂直是指管道内金属流体的流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管道的横截面是多边形或者圆形。以管道的轴向作为纵向,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作为横向。
校准电极
作为优选的方案,管道壁上设有开口,校准电极通过管道壁上的开口插入管道内;校准电极的一部分与管道内的金属流体接触、校准电极的另一部分外露于管道。校准电极外露于管道的一部分与测量仪器连接。校准电极与对管道内金属流体的电势进行测量,将测得的电势与流量计在相同位置测得的电势进行比较。如果两个数据之间存在偏差,则对流量计进行校准。
作为优选的方案,校准电极沿横向插入管道。从而校准电极可以检测管道同一横截面上不同深度的金属流体的电势。沿横向插入管道指的是校准电极插入管道的方向与管道的轴线相交;或者,校准电极插入管道的方向与管道的轴线相离。
作为优选的方案,校准电极与管壁上的开口间隙配合,通过手动调节校准电极插入管道内的深度。由于金属流体的粘滞系数高,金属流体不会从校准电极和管壁开口之间的间隙流出。通过调节校准电极插入管道的深度,校准电极对管道内不同深度的金属流体的电势进行检测。不同深度指的是管壁上的开口所在位置对应的不同深度。
作为优选的方案,校准电极外包覆绝缘套,校准电极的两个端部从绝缘套中露出。位于管道内的校准电极一个端部与待测流体接触,该端部的高度就是待测流体的高度;绝缘套将电极与其他高度的流体隔开,使检测结果不受其他高度流体的影响。校准电极另一个端部露于管道外,使检测电极可以与检测仪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校准电极露在管道外的一部分上具有手持部。手持部用于为手动操作提供着力点,便于手动调节校准电极插入管道内的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78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