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片、预制装配式沉井及沉井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47153.0 | 申请日: | 2018-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7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彤炜;周书东;文杰;韩龙伟;田锦虎;刘正刚;叶雄明;麦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E02D23/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金宏望 |
| 地址: | 61008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装配式 沉井 管片螺栓 沉井施工 弧形圆孔 环形井 运输 施工效率 现场浇筑 运输成本 运输空间 装配连接 混泥土 圆弧状 拧松 拆卸 下沉 相通 穿过 占用 施工 | ||
1.一种井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片呈圆弧状,所述井片的其中一相对的两侧设有供管片螺栓穿过并连接到相邻的井片的弧形圆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片的边缘设有与相邻的井片配合的凹槽或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片上设有吊耳。
4.一种预制装配式沉井,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井体及若干管片螺栓,所述环形井体包括至少两个呈圆弧状的井片,所述井片的其中一相对的两侧设有第一弧形圆孔,周向方向相邻的两所述井片的所述第一弧形圆孔相通,所述管片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弧形圆孔将相邻两所述井片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沉井,其特征在于,至少两所述环形井体呈中心轴同轴地设置,所述环形井体的井片的另一相对的两侧的至少一侧设有供所述管片螺栓穿过并连接到中心轴方向相邻的另一环形井体的第二弧形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沉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井片之间卡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沉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井片之间设有止水条。
8.一种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预设沉井施工处,提供至少两个呈圆弧状的下井片和两个呈圆弧状的上井片,在所述下井片的上端和所述上井片的上端分别设置吊耳;
将两所述下井片通过自身的吊耳吊起,并通过管片螺栓穿过两所述下井片的弧形圆孔固定在一起,以形成下环形井体;将两所述上井片通过自身的吊耳吊起,并通过管片螺栓穿过两所述上井片的弧形圆孔固定在一起,以形成上环形井体;
牵引所述下环形井体,以将所述下环形井体定位安装于所述沉井施工处;
均匀开挖所述沉井施工处并将所述下环形井体下沉至一定高度;
牵引所述上环形井体,将所述上环形井体叠合于所述下环形井体的上方,并通过管片螺栓将所述上环形井体和所述下环形井体固定连接,从而形成沉井结构;
继续开挖所述沉井施工处并将所述沉井结构下沉至设计标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最后步骤:松拧所述上环形井体和所述下环形井体之间的所述管片螺栓,拉拔所述上环形井体,以对所述上环形井体及所述管片螺栓进行回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下环形井体定位于所述沉井施工处后,切割所述下环形井体的吊耳。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形井体错缝叠合于所述下环形井体。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环形井体下沉前,在所述上环形井体的外壁涂抹沥青或触变泥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71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