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喀斯特地貌道路路基范围内落水洞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6419.1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7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董厚伯;巫裕润;邓媚;何启华;罗降;兰伟贵;李行;陈世京;彭文立;孔繁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E02D17/18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石本定 |
地址: | 5300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喀斯特地貌 道路 路基 范围内 落水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喀斯特地貌道路路基范围内落水洞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步骤为:
(1)抽水排污,有效降低落水洞水位;
(2)将片石沿落水洞均匀抛投,并将片石夯压挤入淤泥中;
(3)片石抛至设计标高后,浇筑混凝土至完全覆盖片石,振捣密实;浇筑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浇筑C30混凝土至完全覆盖片石,片石间隙得以充填后,片石将粘结成块,大大提高片石抗冲刷能力;
(4)再浇筑片石混凝土至盖板底设计标高;片石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片石掺量为30%;
(5)片石混凝土层固结后,平整场地,施钢筋混凝土肋型盖板,盖板与片石混凝土层间设置调平层;钢筋混凝土肋型盖板采用C10~C28的钢筋,其中,底板采用双层双向C16的钢筋,间距为18-22cm;肋板采用C10双箍筋、C16拉结筋,间距分别为180-220mm、380-420mm;肋板两侧布置8-12根C16纵向钢筋;肋板顶面布置3-5根C28单层主筋;底板与肋板结合处布置26-30根C28双层主筋;钢筋混凝土肋型盖板自重较大,能够有效抵消地下水倒灌的反冲力,明显增强对落水洞封堵效果;钢筋混凝土肋型盖板边线须大于水面边线5m,调平层采用C15混凝土,厚度为10cm,钢筋混凝土肋型盖板肋柱朝向道路路基一侧,肋板间距为5000mm,大大增强盖板与道路路基的摩擦阻力,同时充分利用道路路基自重固定住盖板,使其不易受地下水倒灌移位变形;
(6)清除边坡腐殖土,两侧放坡须满足设计要求;
(7)分层碾压回填路基至设计标高,分层碾压后的连续厚度不小于5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喀斯特地貌道路路基范围内落水洞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片石粒径不小于7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64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