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刑事侦查用指纹采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6280.0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5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姬忠远;吕新华;王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政法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V40/13 | 分类号: | G06V40/13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刑事 侦查 指纹 采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刑事侦查用指纹采集系统。该系统包括: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无影灯和多个摄像头,且各摄像头与箱体的底部开口所在平面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角度不同;控制盒内设置有控制器、摄像头控制模块、指纹图像采集模块、位置标记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和误差范围估算模块。本发明通过将箱体放置在需要采集指纹的上方,打开无影灯和摄像头进行指纹图像采集,避免了指纹现场破坏的可能和采集时光照对指纹图像采集的影响,从而实现了非接触、无损测量,能够克服传统刑侦现场指纹采集的不足,特别是对于弱振幅信息的指纹,或振幅清晰但信息不全的指纹,可以通过多方位丰富的指纹灰度信息和指纹纹理信息进行融合获得精准的指纹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刑事侦查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刑事侦查用指纹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利用指纹身份识别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在民用领域特别是门禁、安防、金融等领域备受青睐,获得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同时指纹身份识别技术在公安刑事侦查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指纹认证作为在生物特征认证中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性价比,已经成为了当前生物认证的主流。现有的指纹采集系统中的指纹传感器大多采用纯电容式的指纹传感器,通过接触式的采集方式进行指纹采集。然而,在公安刑事侦查领域通常是需要对犯罪嫌疑人遗留在现场的指纹信息进行非接触式采集,由于现场的指纹信息往往比较浅弱,犯罪现场遗留的指纹如果不能有效的显现出来,就无法进行之后的信息提取及指纹鉴定,目前应用于刑侦现场指纹显现的技术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加底色显现,因此在现场进行指纹采集时自然光线是影响指纹采集的重要因素,对指纹特征的提取具有重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刑事侦查用指纹采集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刑事侦查用指纹采集系统,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的底部开口;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无影灯;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摄像头,且各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箱体的底部开口所在平面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角度不同;所述箱体外顶面上设置有控制盒和印泥盒;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控制器、摄像头控制模块、指纹图像采集模块、位置标记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和误差范围估算模块,且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无影灯、所述摄像头、所述摄像头控制模块、所述指纹图像采集模块、所述位置标记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和所述误差范围估算模块电连接;
所述摄像头控制模块,用于按照预设时间间距逐个开启所述摄像头工作;
所述指纹图像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箱体的底部开口处的嫌疑人遗留指纹图像或指纹收集纸上的指纹图像,其中,指纹收集纸的面积大于所述箱体的底部开口的面积;
所述位置标记模块,用于将每幅指纹图像与对应的所述摄像头进行关联编号标记;
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包括:杂物滤除单元和特征提取单元;所述杂物滤除单元,用于根据所有指纹图像中的纹理信息和对应的灰度信息,自动剔除非指纹特征的杂物点,并自动修复指纹图像信息;所述特征提取单元,用于获取指纹图像中的纹理信息和对应的灰度信息的特征信息;
所述误差范围估算模块,用于根据所有指纹图像中的纹理信息和对应的灰度信息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特征点处的纹理信息和对应的灰度信息的误差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增重板。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内还设置有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盒内还设置有远程分享模块;所述远程分享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所述远程分享模块用于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将处理后的指纹信息和允许误差范围信息传输至远程控制中心或指定手机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政法学院,未经山东政法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62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人眼几何特征的视线追踪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