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码的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6009.7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6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廖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嘟嘟物联网(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码 生成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适用于密码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码的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包括:基于存储的第一密码组,确定当前用户输入的当前密码的当前序号;若所述当前序号大于所述第一密码组的第一起始序号,则基于所述当前序号,确定待生成的第二密码组的第二起始序号;基于所述第二起始序号,生成与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服务器密码组的序号和密码一一对应相等的第二密码组,删除所述第一密码组。所述方法能够使服务器中存储的密码和密码设备中存储的密码同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密码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码的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密码设备是一种通过密码输入来控制电路或是芯片工作,从而控制电子密码设备完成相应功能的电子产品。
常见的电子密码设备有电子密码锁和电子密码充电设备。以电子密码充电设备为例,现有的电子密码充电设备的充电方法为:用户手机扫描电子密码充电设备上的二维码,以使服务器(服务器中存储有多个密码)基于二维码信息,向用户返回一个密码,然后用户在该电子密码设备上输入该密码,从而使用户能够使用电子密码充电设备提供的充电功能。但是,由于某些特殊情况,用户在获取了服务器返回的密码之后,可能并没有向电子密码充电设备输入该密码,从而导致电子密码充电设备中存储的密码无法与服务器中的密码同步,导致在多次这样的失误后,即使后续的用户输入了从服务器中获取的密码,也无法开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密码的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密码设备中的密码与服务器中的密码由于某些情况导致的无法同步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密码的生成方法,包括:基于存储的第一密码组,确定当前用户输入的当前密码的当前序号,所述第一密码组包含有预设个数的密码,所述当前密码为所述当前用户通过服务器中存储的服务器密码组获取;若所述当前序号大于所述第一密码组的第一起始序号,则基于所述当前序号,确定待生成的第二密码组的第二起始序号;基于所述第二起始序号,生成与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服务器密码组的序号和密码一一对应相等的第二密码组,并删除所述第一密码组,所述第二密码组包含有所述预设个数的密码。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密码的生成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存储的第一密码组,确定当前用户输入的当前密码的当前序号,所述第一密码组包含有预设个数的密码,所述当前密码为所述当前用户通过服务器中存储的服务器密码组获取;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当前序号大于所述第一密码组的第一起始序号,则基于所述当前序号,确定待生成的第二密码组的第二起始序号;密码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起始序号,生成与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服务器密码组的序号和密码一一对应相等的第二密码组,并删除所述第一密码组,所述第二密码组包含有所述预设个数的密码。。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密码的生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基于密码设备中存储的第一密码组,确定当前用户输入的当前密码的当前序号,然后在当前序号大于第一起始序号的时候,认为出现了服务器中的密码和密码设备中的密码不同步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序号值为第一起始序号的密码和序号值介于第一起始序号和当前序号之间的密码,用户并没有向密码设备输入,使得服务器中的密码和密码设备中的密码不同步。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确定待生成的第二密码组的第二起始序号,然后基于所述第二起始序号,在密码设备中生成与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服务器密码组的序号和密码一一对应相等的第二密码组,由此解决了服务器中的密码和密码设备中的密码不同步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嘟嘟物联网(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嘟嘟物联网(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60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