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波吸收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30095.0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5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加川清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川清二;加川敦子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赵子翔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波 吸收 电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波吸收电缆,其具有呈螺旋状卷绕于包围导线的绝缘性内皮的周围的电磁波吸收带、绝缘层以及电磁波反射层,电磁波吸收带由在宽度方向上局部重叠的两片电磁波吸收膜构成,多条实质平行且断续的线状痕以不规则的宽度以及间隔沿多个方向形成于各电磁波吸收膜的金属薄膜,各电磁波吸收膜的线状痕的交叉角(θs)为30~90°,两片电磁波吸收膜的线状痕交叉,电磁波吸收膜的重叠部的长度方向宽度(D2)与长度方向重叠量(D3)的合计(D2+D3)为电磁波吸收带的长度方向宽度(D)的30~7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较高的电磁波吸收能力的电磁波吸收电缆。
背景技术
不仅从电气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电缆放射电磁波,周围的电磁波也侵入电缆,以此向信号混入噪声。为了防止从电缆放射电磁波以及朝向电缆侵入电磁波,长久以来,进行利用金属网或者箔片来屏蔽电缆的操作。例如,日本特开平11-185542号公开了一种带有薄膜磁性体屏蔽件的电缆,在多根信号线的周围施加绝缘带,并在其上卷绕向导电率高的金属箔(铜箔等)层压薄膜的高透磁率材料(坡莫合金等)而成的带,进一步在其上施加绝缘体。但是,存在有对于高频噪声而无法进行完全屏蔽这样的问题,提出了替代电磁波屏蔽而通过电磁波吸收来防止电磁波的放射以及侵入的方案。
日本特开2005-259385号公开了一种通信用电缆,其具备:利用橡胶皮膜将两根金属芯线电绝缘而成的多个第一对线;覆盖第一对线的第一覆盖件;利用橡胶皮膜将两根金属芯线电绝缘而成的多个第二对线;覆盖第二对线的第二覆盖件;以及第二覆盖件的外侧的金属网组以及绝缘体层。第一覆盖件以及第二覆盖件均具有由磁性体层与导电体层构成的双层结构。磁性体层例如由通过粘合剂结合非晶合金微粒而成的片材构成,导电体层例如由通过粘合剂结合银微粒而成的片材构成。但是,在该通信用电缆中使用具有由磁性体层与导电体层构成的双层结构的覆盖件,因此电缆整体不得不变得粗大,并且价格变得昂贵。
日本特开2009-71266号公开了一种具有利用绝缘覆盖包裹通信线或者电力线的结构的通信用电缆,具有包括电磁波遮挡层以及电磁波吸收层的电磁波吸收/遮挡用薄膜在绝缘覆盖内卷绕于电线或者电缆的结构。作为电磁波遮挡层,例示了通过将铝箔或者铜箔层叠于聚合物薄膜、或者使Al或者Cu蒸镀于聚合物薄膜而形成的厚度为17~70μm的电磁波遮挡薄膜,作为电磁波吸收层,例示了金属薄片和/或涂敷了含有能够吸收电磁波的Fe-Si合金粉末、Fe-Si-Cr合金粉末、非晶金属粉末等的涂料的厚度为10~100μm的电磁波吸收膜。但是,电磁波吸收/遮挡用薄膜不仅成为电磁波遮挡层以及电磁波吸收层的双层结构,而且任一层均比较厚,因此通信用电缆整体不得不变得粗大,并且价格变得昂贵。
电缆大多在复杂结构的电气设备以及电子设备内进行布线,因此优选尽可能地变细。但是,若像上述现有技术那样设为具有电磁波遮挡层以及电磁波吸收层这两者的结构,则电缆的细径化较为困难。而且,若形成电磁波遮挡层以及电磁波吸收层的双层结构,则也存在电缆整体的价格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电磁波的放射以及吸收且容易实现细径化的低价的电磁波吸收电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川清二;加川敦子,未经加川清二;加川敦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00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