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颗粒级配情况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29549.2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4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芳;韩江浩;赵培;王睿;伍绍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G01N1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金生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颗粒 情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颗粒级配情况的方法,包括步骤:对待检测的正极材料样品,获得粒径分布曲线,然后进行分峰拟合处理,获得多个不同级配的颗粒所对应的不同拟合峰的独立拟合数据,分别积分获得粒径分布数据以及对应的拟合峰的峰面积或者峰高响应值;对于每个级配的颗粒,对应选取获得多个参比标准物质;配制获得多个预配制标准物质,并检测获得对应粒径分布曲线以及不同拟合峰的独立拟合数据,分别积分获得对应的拟合峰的峰面积或者峰高响应值;建立标准粒径分布曲线并数据拟合,获得拟合关系式;根据拟合关系式,获得每个级配颗粒质量百分含量。本发明可对未知颗粒级配情况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颗粒级配情况进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颗粒级配情况的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循环寿命长、无环境污染等优点,作为能将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化的二次化学电源,被视为电力储能系统的热门候选技术之一。自诞生以来,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获得迅速的发展。目前,不仅在移动式通讯设备和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汽车等大型电动设备方面。因此,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和循环寿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在能量密度提升的压力之下,对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而言,主要的研发方向为高电压及高压实密度材料的开发。而对于一定种类的材料而言,目前锂电企业和材料厂家通常采取将不同粒径间的材料进行级配的方式,以有效提高其体积能量密度和压实密度,进而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需要说明的是,颗粒级配又称(粒度)级配。由不同粒度组成的散状物料中各级粒度所占的数量,常以占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
但是,目前的技术方案,都是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正向开发过程中,通过颗粒级配达到优化材料综合性能的效果,但是,对于未知颗粒级配情况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即待检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缺乏反向测试的技术,即还没有技术能够对未知颗粒级配情况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颗粒级配情况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颗粒级配情况的方法,其可以对未知颗粒级配情况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颗粒级配情况进行检测,从而方便下一步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进行评测,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颗粒级配情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待检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样品,检测粒径分布情况,获得粒径分布曲线;
第二步: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样品的粒径分布曲线进行分峰拟合处理,获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样品中多个不同级配的颗粒所对应的不同拟合峰的独立拟合数据;
第三步:将多个不同级配的颗粒所对应的不同拟合峰的独立拟合数据,分别进行积分,获得每个级配的颗粒具有的粒径分布数据以及对应的拟合峰的峰面积或者峰高响应值;
第四步:对于每个级配的颗粒,分别对应选取在预设粒径范围内的参比标准物质,获得多个参比标准物质;
第五步:将多个参比标准物质,分别按照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预设质量比进行均匀混合,配制获得多个预配制标准物质,其中每个预配制标准物质中具有的多个参比标准物质的质量百分含量,视为各预配制标准物质中与多个参比标准物质对应的多个级配的颗粒的质量百分含量;
第六步:对于多个预配制标准物质,分别检测粒径分布情况,获得对应的粒径分布曲线,然后分别进行分峰拟合处理,获得多个预配制标准物质所对应的不同拟合峰的独立拟合数据;
第七步:将多个预配制标准物质所对应的不同拟合峰的独立拟合数据,分别进行积分,获得每个预配制标准物质对应的拟合峰的峰面积或者峰高响应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95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