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助听系统、系统信号处理单元及用于产生增强的电音频信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25795.0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8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C·勒桑普勒;D·比布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阙华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4 | 代理人: | 陈建春 |
地址: | 丹麦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信号 处理 单元 用于 产生 增强 音频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助听系统、系统信号处理单元及用于产生增强的电音频信号的方法,其中所述助听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双耳听力系统及与至少一双耳听力系统通信的系统信号处理单元,系统信号处理单元配置成从至少一双耳听力系统接收:第一系统电音频信号及与之有关的第一系统空间信息,第一系统空间信息包括传入声音的至少一第一系统入射角和第一系统的两个听力装置的声音捕获之间的第一系统时间延迟;及第二系统电音频信号及与之有关的第二系统空间信息,第二系统空间信息包括传入声音的至少一第二系统入射角和第二系统的两个听力装置的声音捕获之间的第二系统时间延迟;通过基于第一和第二系统空间信息处理第一和第二系统电音频信号产生增强的电音频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至少两个双耳听力系统的助听系统,每一双耳听力系统包括两个听力装置如助听器。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前述助听系统的系统信号处理单元和用于产生增强的电音频信号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听力是沟通的决定性的方面。发展有意义的关系和完全享乐的生活十分重要。更好的听力使人们能与其周围的人联系并参与任何情形下的社区生活。双耳听力装置可帮助用户感知和理解声学消息。双耳听力系统通常包括两个听力装置,用户的每只耳朵各一个听力装置。因而,双耳听力系统能够将空间信息传给助听器用户,尤其是关于声音相对于双耳听力系统的入射角的信息。双耳听力系统帮助恢复双耳听力特性以使用户受益于感知的空间信息。
形成双耳听力系统的两个听力装置通常设置在用户耳朵处或者靠近用户耳朵进行设置。因而,双耳听力系统的两个听力装置沿一轴彼此间隔开,所述轴垂直于用户两眼向前平视时的视线定向。
传入声音的入射角有助于使来自不同声源的声学消息彼此区分开。
众所周知,听力装置如助听器包括或者连接到用于捕获声音并提供电输入声音信号的传声器。电输入声音信号馈给处理单元例如处理电输入声音信号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以产生电输出声音信号。之后,电输出声音信号可馈给变换器及将电输出声音信号转换为用户感知的输出信号的其它装置。输出变换器例如可以是扬声器或接收器,其将电输出声音信号转换为可被用户感知的声音。作为备选,电输出声音信号可被转换为电刺激,其可被馈给电极阵列以用于刺激例如耳蜗。
处于作为观众/听众的情形(电影院、会议、音乐会、培训、教育、教堂中的语音……)对于许多助听器用户来说是一个主要问题,即使具有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也是如此。因而,存在双耳听力系统的用户仍可能在理解声学消息方面有困难的情形。例如,如果用户坐在教室中的靠背凳子上,该用户在听和/或理解老师或教授讲话时仍可能存在困难。
对于这样的情形,可能向教授或老师提供一个远程传声器装置,其可拾取讲话者的话音并将表示讲话者的话音的电信号无线传给用户的双耳听力系统。然而,这需要讲话者配备有前述远程传声器系统且远程传声器系统与用户的听力系统兼容。远程传声器系统与单耳或双耳听力系统没有相依性。
总的来说,助听设备(ALD)如远程传声器、感应线圈或FM系统被设计成增强有用信号与有害(噪声和混响)信号之间的比。这些设备需要额外的装备及特定安装:
-每一讲话者具有传声器;
-房间装备有可用的感应线圈或FM系统;
-助听器用户知道怎样及何时受益于前述安装。
所有这些要求戏剧性地限制了助听器用户可使用可用技术改善其听音体验的情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备选助听系统,其可帮助作为助听系统的一部分的各个双耳听力系统。
为实现该目标,提供用于包括至少两个双耳听力系统的助听系统的系统信号处理单元,其中至少两个双耳听力系统包括第一双耳听力系统和第二双耳听力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康有限公司,未经奥迪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57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助听器
- 下一篇:听力装置、壳体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