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最小信息熵的神经网络分词系统及训练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24646.2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0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284 | 分类号: | G06F40/284;G06N3/0464;G06N3/0442;G06N3/08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08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最小 信息 神经网络 分词 系统 训练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最小信息熵的神经网络分词系统及训练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第一词库预测层和最小信息熵词库预测层,其中:卷积神经网络用于提取输入文本的特征向量并输出至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用于对特征向量进行前后文信息的读取之后输出至第一词库预测层和最小信息熵词库预测层;第一词库预测层用于根据第一词库计算并输出每个字的标签;最小信息熵词库预测层用于根据最小信息熵词库计算并输出每个字的标签。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神经网络分词系统中添加最小信息熵词库预测层,使分词系统提高未登录词的识别能力,进而提高分词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最小信息熵的神经网络分词系统及训练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神经网络分词系统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基于统计的分词方法已被各大公司采用,通用的神经网络分词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参照图1,包括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卷积神经网络)、BLSTM(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和预测层,其中BLSTM包括前向LSTM和后向LSTM,预测层为CRF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条件随机场)。
基于该框架的分词系统的输入为一个一个的汉字,通过word2vector (word tovector)工具将每个字都转换为一个多维向量,将字向量以句子为单位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特征提取。典型的卷积神经网输出特征图至全连接层,全连接层将多层卷积池化运算后的多组特征依次组合为一组向量,该向量被输入到BLSTM中进行学习。BLSTM由两个LSTM网络堆叠起来,一个从正向读取文本,另一个反向获取文本,这样就可以同时获取文本的前后文信息,BLSTM输出结果到CRF即条件随机场层,该层通过条件随机场理论对BLSTM层的输出向量进行计算得到每个字的标签,如单个字“S”,一个词的开始为“B”等。这样在给每个词打上标签后我们就得到了分词结果。
但是这种基于统计的分词方法严重依赖于语料,对语料中不存在的单词的分割几乎无法完成,造成分词结果准确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最小信息熵的神经网络分词系统及训练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分词结果准确率低等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最小信息熵的神经网络分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第一词库预测层和最小信息熵词库预测层,其中:
所述卷积神经网络,用于提取输入文本的特征向量,并将所述特征向量输出至所述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所述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用于接收所述特征向量,进行前后文信息的读取和去冗余之后输出至所述第一词库预测层和所述最小信息熵词库预测层;
所述第一词库预测层,用于接收所述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输出的特征向量并根据第一词库计算并输出所述输入文本的每个字的标签;
所述最小信息熵词库预测层,用于接收所述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输出的特征向量并根据最小信息熵词库计算并输出所述输入文本的每个字的标签。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最小信息熵的神经网络分词系统的训练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计算所述基于最小信息熵的神经网络分词系统的损失函数Ltotal计算公式如下:
Ltotal=LC+LC1+LFa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46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品牌词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文本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