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及冷却加热容器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20172.4 | 申请日: | 2018-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5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 发明(设计)人: | 雷贵先;万捷;吴福忠;徐国军;黄喜南;张蛟;王云能;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亚索乐装备集成(福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B14/14;F27B14/08;F27D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 11592 | 代理人: | 孟锐 |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碳棒 中空 加热容器 加热 冷却 电磁感应线圈 提升机构 注入气体 热交换 导热 气体管路 传导 放入 夹持 熔体 伸入 通电 | ||
1.一种加热及冷却加热容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容器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提升机构;
所述提升机构夹持至少一个中空碳棒,将所述中空碳棒提升放入所述加热容器中;
与所述中空碳棒连接的至少一个电磁感应线圈通电产生热量,加热所述中空碳棒,所述中空碳棒导热至所述加热容器中;
至少一个气体管路从所述中空碳棒顶端伸入所述中空碳棒中,向所述中空碳棒中注入气体进行热交换降温,用于冷却所述加热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碳棒为中空圆柱形碳棒,顶部具有容纳所述气体管路伸入的开口,底部设有用于排出气体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管路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中空碳棒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碳棒的直径小于所述加热容器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碳棒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加热容器的高度,且所述中空碳棒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加热容器外壁上的缠绕的外部电磁感应线圈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容器为坩埚或中间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包括:铁坩埚、铸铁坩埚、石英坩埚、磁坩埚、刚玉坩埚、石墨坩埚、碳化硅坩埚、白金坩埚、金坩埚、镍坩埚和银坩埚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为惰性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的温度低于所述加热容器内熔体的温度。
10.一种加热及冷却加热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及冷却加热容器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在进行加热时,加热容器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提升机构;
所述提升机构夹持至少一个中空碳棒,将所述中空碳棒提升放入所述加热容器中;
与所述中空碳棒连接的至少一个电磁感应线圈通电产生热量,加热所述中空碳棒,所述中空碳棒导热至所述加热容器中;
在加热结束后,至少一个气体管路从中空碳棒顶端伸入所述中空碳棒中,向所述中空碳棒中注入气体进行热交换降温,以使所述加热容器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亚索乐装备集成(福建)有限公司,未经米亚索乐装备集成(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01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材料用熔解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外热式熔锌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