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品质刺梨的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15737.X | 申请日: | 201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1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邱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京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3/02;C05G3/80;A01N59/14;A01N59/08;A01N31/02;A01N61/00;A01N43/16;A01P1/0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品质 刺梨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刺梨种植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品质刺梨的培育方法,所述培育方法包括下步骤:(1)、挖种植坑;(2)、刺梨幼苗的处理;(3)、整形;本发明将鼠李糖脂与腐植酸混合制成消毒液,鼠李糖脂除了具有较强的杀菌行还是良好的表面活性剂,增加了活化腐殖酸对枝干的附着力,不容易脱落,活化的腐殖酸分子量低,植物吸收快,更重要的是腐殖酸能有效降低刺梨的苦涩味道,增加它的含糖量,进而改善它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刺梨种植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品质刺梨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刺梨中含有大量维生素,100g刺梨中含有3g的维生素,被誉为“维C之王”,具有食药两用的特殊作用,目前大多的研究主要针对刺梨的药用价值。刺梨大多生长在野外,当前对刺梨的利用大多取自野外,人工种植的刺梨大多还不太成熟,另一方面野生刺梨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植株存活率低,并且由于生长的环境贫瘠、土壤肥力低,导致刺梨中的营养价值不高,实际上对研究的意义不大。人工培育刺梨扩大种植势在必行。
申请号为201710604827.7公开了一种金刺梨的种植方法,通过园林选择,园林整理,金刺梨幼苗的选择、处理、种植、管理,整形、养鸡、采收步骤,培育出金刺梨,技术特征在于,对刺梨的培育进行一条龙服务,重点在于对幼苗的培育方式以及对植株的施肥管理上解决了刺梨在种植中存在的幼苗存活率低,化肥使用过多,导致的各种经济效率低问题,但是该培育方法过于简单,常规,存在种植出的刺梨品质低,果实质量偏小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高品质刺梨的培育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高品质刺梨的培育方法,培育方法包括下步骤:(1)、挖种植坑:整地,土壤在春冬施足化肥,之后根据刺梨幼苗根系和直径挖多个等间隔的种植坑,种植坑之间的距离为2m*1.5m和2m*3m,植株密度为111-222株/亩,先在其内铺一层5-10cm 厚的秸秆,再在秸秆上铺设一层有机肥,铺设的秸秆能够有效减少林园的杂草,防止杂草以植物争夺营养以及氧气,此外还对植物具有保暖作用,在冬天将土壤的温度保持在26℃以上,使植物免受病虫的侵袭,减少植株的发病率; (2)、刺梨幼苗的处理:将刺梨幼苗根系浸泡于消毒液中进行消毒,再将混合的有菌剂的土壤然后移栽至经过消毒的种植坑中;(3)、整形:幼苗修剪以整形为主,结果初期保留辅养枝,并喷洒25-35℃的腐殖酸混合液水溶液在枝干,盛果期修剪冠内外的细弱枝,结果初期修剪是培养结果枝和结果母枝,保留辅养枝,疏去过密枝、细弱枝,保持枝条分布均匀;树冠内膛要适当留出结果枝,保持稀密适度,维持树势均衡,培养丰满树冠,盛果期修剪主要是对冠内外密生的细弱枝、干枯枝、重叠枝、下垂枝、病虫枝要尽量从基部剪除,及时回缩结果枝组、衰老枝组和下垂枝组,对衰老的多年生枝进行重短截,促使其基部萌发抽生徒长性枝组形成新的结果母枝群。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肥组成按照如下重量份计:豆饼10-23份、JT生物菌剂 0.1-0.3kg、鸡鸭粪50-70份、兽骨粉3-8份、草木灰5-15份、改性二氧化硅0.1-0.5 份、蚯蚓粪12-18份、土壤改良剂1-5份,硅作为植物生长必备的一种元素,能够有效促最近植株生长以及果实的发育,此外,还能促进植物对钾肥的利用,进一步促进果实合成维生素、糖类、氨基酸。
进一步的,所述春冬施足化肥为春施速效肥,冬施用迟效肥,冬施迟效肥,如火土灰或其他腐熟有机肥;春施速效肥,如氨态氮肥等。以早春为好,每株一年的施肥量不要超过30g,最好多次施用,每株每次施肥量不超过20g。方法有撒施和环状沟施等。撒施即将肥料均匀地撒布在树冠周围,结合中耕翻人土中;环状沟施,即在树冠外沿,挖宽深各20-30cm的圆形或半圆形沟施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京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京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57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