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汽车雨刮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4114.0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3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余国兵;余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为县绚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34 | 分类号: | B60S1/34;B60S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刮水 刷臂 刷片 雨刮器装置 新型汽车 雨刮器开关 减速机构 电动机 插头 电线束 活动轴 驱动杆 雨刮器 支持器 心轴 旋钮 底座 电动机安装 左右两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雨刮器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下部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下部固定有刷片支持器,所述刷片支持器的下部固定有刮水刷臂,所述刮水刷臂的下部左右两侧连接有刮水刷臂心轴,所述刮水刷臂心轴的下部右侧固定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下部左侧设有插头,所述插头的下部右侧连接有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的上部右侧设有雨刮器开关旋钮,所述雨刮器开关旋钮的下部右侧固定有刮水刷片总成,所述刮水刷片总成的下部右侧连接有电线束,所述电线束的下部固定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下部设有雨刮器底座,所述雨刮器底座的下部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下部固定有电动机安装架。该新型汽车雨刮器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雨刮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汽车雨刮器装置。
背景技术
雨刷器又名刮水器,是安装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重要附件。它的作用是扫除玻璃上妨碍视线的雨雪和尘土。不管是高档豪华轿车,还是普通民用代步车,或是笨重的货车,雨刷器都是一个很不起眼的组成部件,可它的作用却是无可替代的。保持车窗挡风玻璃的清洁,确保雨雪天气视野清晰和行车安全。由于技术上的差别,不同种的雨刷器刮刷的效果不同。目前大多数的车型采用的都是单电机驱动的雨刷器系统,采用连杆机构驱动两个雨刷,这套结构的优点是:系统的机构简单,造价低廉。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人民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传统雨刷器的缺点也逐渐的出现,例如:有噪音,雨雪天器刮刷不干净的现象时有出现,雨刷器的刮刷面积不够大,视野不够开阔等。在目前市面上使用的雨刮器中,不管是同向刮刷还是对刮,不管是单电机驱动还是双电机驱动,都会不可避免的遇到刮刷面积不能达到100%的问题。综上,现有的汽车用雨刷器具有刮刷面积小,刮刷效果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雨刮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雨刮器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下部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下部固定有刷片支持器,所述刷片支持器的下部固定有刮水刷臂,所述刮水刷臂的下部左右两侧连接有刮水刷臂心轴,所述刮水刷臂心轴的下部右侧固定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下部左侧设有插头,所述插头的下部右侧连接有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的上部右侧设有雨刮器开关旋钮,所述雨刮器开关旋钮的下部右侧固定有刮水刷片总成,所述刮水刷片总成的下部右侧连接有电线束,所述电线束的下部固定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下部设有雨刮器底座,所述雨刮器底座的下部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下部固定有电动机安装架。
优选的,所述刮水刷片总成包括刷片杆、刷片支座、橡胶刷片,所述刷片杆位于刮水刷片总成的右侧,所述刷片支座位于刷片杆的右侧,所述橡胶刷片位于刷片支座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雨刮器底座包括伸缩轴、雨刮器导轨,所述伸缩轴位于雨刮器底座的右侧,所述雨刮器导轨位于伸缩轴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刮水刷臂与雨刮器底座中部设有滑轮,所述刮水刷臂与雨刮器底座通过滑轮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刮水刷臂心轴与驱动杆中部设有螺栓,所述刮水刷臂心轴与驱动杆通过螺栓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与电动机安装架中部设有焊条,所述电动机与电动机安装架通过焊条焊连。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该新型汽车雨刮器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实用;凹槽的设计,让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增强了稳定性,增加了工作效率;
2、雨刮器导轨的结构设计使装置在使用中可伸缩,使雨刷器刮刷面积大,刮刷效果好;
3、橡胶刷片的使用,让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刮水干净,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刮水刷片总成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为县绚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为县绚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4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