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网安试验的虚拟网络映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12042.6 | 申请日: | 2018-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0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哲;方滨兴;何慧;张宇;孙奥;王德胜;余翔湛;刘亚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G06F9/455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试验 虚拟 网络 映射 方法 | ||
一种面向网安试验的虚拟网络映射方法,本发明涉及面向网安试验的虚拟网络映射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进行千级以上节点数的映射时,收益开销比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一:对虚拟网络拓扑图进行粗化处理,得到粗化后的虚拟网络拓扑图;二:得到被划分为K个部分的虚拟网络拓扑图;三:得到K个节点的虚拟网络拓扑图;四:对物理网络拓扑图和K个节点的虚拟网络拓扑图分别进行节点排序;五:进行物理网络节点和虚拟网络节点映射;六:根据物理网络节点和虚拟网络节点映射的关系,将虚拟链路映射到物理链路中,若链路映射失败,则重新执行步骤一至步骤五,进行下一个虚拟网络拓扑图链路映射。本发明用于虚拟网络映射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向网安试验的虚拟网络映射方法。
背景技术
网络空间对抗形势日趋严峻,各个国家在网络层面上的对抗程度越来越激烈,技术手段越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仿真与效果评估平台,即网络靶场,作为网络安全试验和网络攻防技术评测的重要基础设施与工具,变得愈加的重要。搭建网络靶场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虚拟网络快速灵活构建,这就涉及到了网络虚拟化,而虚拟网络映射算法作为网络虚拟化的核心,通过面向网安试验的大规模虚拟网络映射算法研究,便可以在有限的物理资源上为虚拟网络构建提供部署策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进行千级以上节点数的映射时,收益开销比低的缺点,而提出一种面向网安试验的虚拟网络映射方法。
一种面向网安试验的虚拟网络映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大规模虚拟网络映射问题中,研究映射算法的主要目的为,尽可能的映射更多的虚拟网络,并且尽量降低物理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因为硬件的能力越来越强,一个物理节点往往能够容纳极多的虚拟节点,因此虚拟网络映射成功的关键点往往在于虚拟链路的映射,很多虚拟网络的映射中,都会发生节点的映射成功,但是受制于物理资源的剩余带宽,映射失败。所以本发明将提出一种综合考虑节点与链路的映射算法,优化过程,提高映射的成功率和质量,同时针对大规模虚拟网络映射问题,物理节点与虚拟节点将不再是一对一映射,而是可重复的映射,使之更加贴合大规模虚拟网络映射问题,不仅仅满足网安试验的要求,还更符合当前互联网的现状。
步骤一:对虚拟网络拓扑图进行粗化处理,得到粗化后的虚拟网络拓扑图;
步骤二:对步骤一粗化后的虚拟网络拓扑图进行K路划分,得到被划分为K个部分的虚拟网络拓扑图;
步骤三:将步骤二划分为K个部分的虚拟网络拓扑图还原成未进行粗化处理时的K个部分的虚拟网络拓扑图,即得到K个节点的虚拟网络拓扑图;
步骤四:对物理网络拓扑图和步骤三得到的K个节点的虚拟网络拓扑图分别进行节点排序;
步骤五:按步骤四得到的物理网络拓扑图的节点排序的顺序和K个节点的虚拟网络拓扑图的节点排序的顺序,进行物理网络节点和虚拟网络节点映射;
步骤六:根据步骤五物理网络节点和虚拟网络节点映射的关系,将虚拟链路映射到物理链路中,若链路映射失败,则重新执行步骤一至步骤五,进行下一个虚拟网络拓扑图链路映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所以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节点与链路的映射算法,优化过程,提高映射的成功率和质量,同时针对大规模虚拟网络映射问题,物理节点与虚拟节点将不再是一对一映射,而是可重复的映射,使之更加贴合大规模虚拟网络映射问题,不仅仅满足网安试验的要求,还更符合当前互联网的现状。
从试验结果中,可以显然看出,OPTMap算法(本发明方法)的效果比较好。拓扑1和拓扑2一起被映射时,Pre-node-opt算法仅成功映射了拓扑1。对于收益与开销OPTMap算法比Pre-node-opt算法映射的开销更小。因此可以证明,相比经典算法,OPTMap算法的资源利用率更高,可以应对负载高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20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