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与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10003.2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7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谭志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音贝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W4/38;H04W4/80;H04W88/16;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11411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观塘鸿图道3***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牙模块 可连接 家用电器 互联网网关 家居环境 路由器 网格拓扑结构 智能电源插头 智能家居控制 互联网连接 智能传感器 监测系统 蓝牙连接 语音控制 监测 驱动 智能 语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与监测系统,其包括互联网网关,其设有WIFi模块和第一BLE蓝牙模块,该互联网网关通过WiFi模块与路由器互联网连接;智能电源插头,其连接在家用电器上用于驱动家用电器,其设有可连接第一BLE蓝牙模块的第二BLE蓝牙模块;智能LED灯泡,其设有可连接第一BLE蓝牙模块的第三BLE蓝牙模块;智能传感器,用于监测家居环境,其设有可连接第一BLE蓝牙模块的第四BLE蓝牙模块;第四、第三与第二BLE蓝牙模块互相蓝牙连接,形成网格拓扑结构。本发明可以实现包括本地语言在内的对家用电器的语音控制,以及监测家居环境,而且使路由器的负担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与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电器配套的遥控器之间无法兼容,使用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移动终端对家用电器的工作进行远程控制,提升家居智能化、安全性、便利性及舒适性。
大多数现有产品,如电源插头、通用遥控装置,在市场上都需要连接到路由器。这给家里的路由器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为大多数家庭使用路由器的设计限制了连接的数量为大约10个。因此,如果在家里10个电源插头连接到路由器,那就意味着用户无法访问互联网。此外,这些设备只能控制家用电器,但无法监控家用电器的状态,比如电泄漏、过热等。
有些人可以提供语音控制,但所有的互联网接入都是必需的,需要一个智能的云服务器。针对中国现有的网络流量,几秒钟的延迟是不可避免的——当用户命令需要在云服务器通过互联网分析并发送回来,最后打开家电——这些过程通常需要2至5秒。此外,这种方法需要在国内有强大的硬件平台和对云计算的大量投资。因此,这使得该设备变得昂贵——小米的语音信箱售价为299元人民币,亚马逊的echo dot售价为49美元。此外,在这种方法中,语音控制的语言使用仅限于少数——目前为英语和普通话。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与监测系统,其可以实现包括本地语言在内的对家用电器的语音控制,以及监测家居环境,而且使路由器的负担大大降低。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与监测系统,包括
移动设备,用于监测及输入命令控制;所述移动设备具有语音控制模块,所述语音控制模块可以传送语音命令;
路由器,其与移动设备WIFI连接;
互联网网关,其设有WIFi模块和第一BLE蓝牙模块,该互联网网关通过WiFi模块与路由器互联网连接;
智能电源插头,其连接在家用电器上用于驱动家用电器,其设有可连接第一BLE蓝牙模块的第二BLE蓝牙模块;
智能LED灯泡,其设有可连接第一BLE蓝牙模块的第三BLE蓝牙模块;
智能传感器,用于监测家居环境,其设有可连接第一BLE蓝牙模块的第四BLE蓝牙模块;所述第四BLE蓝牙模块、第三BLE蓝牙模块与第二BLE蓝牙模块互相蓝牙连接,形成网格拓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G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和PIR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使用互联网网关来提供灵活性,当用户需要远程控制和家庭监控时,使用“互联网网关”连接到家里的路由器,只有互联网网关连接到路由器,所有其他设备都通过网格拓扑结构进行内部连接而不连接到路由器,大大降低了路由器的负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音贝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音贝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00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