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不育系的创制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8277.8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2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占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口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466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不育系 小麦生长 不育系 雌雄蕊原基分化期 配制杂交组合 方法选择 高温处理 人工授粉 小麦品种 小麦育种 小麦种子 形态表现 优势杂交 杂交小麦 正常环境 结实率 试验田 旗叶 应用 生长 伤害 外部 种植 | ||
本发明属于小麦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不育系的创制方法及应用。该方法选择第一步,将小麦种子正常种植于试验田;第二步,待小麦生长至内部形态为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外部形态表现为旗叶生长至倒二叶的二分之一长度,此时进行高温处理10~12天,并使小麦生长环境的温度比正常环境温度高出10~15℃,得到小麦不育系。通过这种方式创制的不育系,对子房没有实质伤害,实验证明人工授粉结实率均在96%以上。通过这种方式创制不育系,一定程度上可以随意对不同小麦品种之间配制杂交组合,从而进一步选育优势杂交组合,最终选育杂交小麦品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小麦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不育系的创制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小麦是全球广泛种植的禾本科作物,亦一直是我们国家传统农作物主要种植品种之一。据统计,小麦产量必须以每年2%的增长速度才能满足全球人民的生活所需。短期内,小麦产量增长的方式之一是仍然是培育高产品种,而杂交品种的选育是高产品种重要的表现方式。小麦不育系的常规选育时间比较漫长,而其他的一些不育系的创制方式可能依赖于天气状况或者对环境不友好,且创制成本较高。因此选择一种更为有利的且低成本的小麦不育系的创制方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本发明旨在创建一种低成本的便利型小麦不育系的快捷方式。
常规的小麦育种过程为自然杂交或者自交后选择优良的株系,直至培育出新品种,但是常规育种方法时间长、效率低,使小麦育种进程发展受限,所以为了减少育种工作,选用合适的杂交父本、母本和合适的杂交方法尤为重要。因此创建不育系即成为杂交品种选育的基础。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技术逐渐应用于小麦育种中,小麦不育基因亦相继被发现克隆,比如MS1基因,但将这些不育基因真正的应用至小麦杂交育种还任重道远,所以通过一种低成本无污染的方式创制小麦不育系仍然是杂交小麦育种的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麦不育系的创制方法及应用,通过一种低成本无污染的方式创制小麦不育系,为杂交小麦育种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麦不育系的创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小麦种子正常种植于试验田;
第二步,待小麦生长至内部形态为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外部形态表现为旗叶生长至倒二叶的二分之一长度,此时进行高温处理10~12天,并使小麦生长环境的温度比正常环境温度高出10~15℃,得到小麦不育系。
优选的,上述小麦不育系的创制方法,高温处理的方法如下:在待高温处理的小麦区域上方搭棚,随后用透光的塑料薄膜覆盖棚顶,10~12天后拆除棚。
优选的,上述小麦不育系的创制方法,所述塑料薄膜材料为聚氯乙烯树脂,厚度为0.12mm。
优选的,上述小麦不育系的创制方法,棚是用钢管支架搭起1.5米高的方形棚。
优选的,上述小麦不育系的创制方法,小麦种子的种植时间为10月6日~10月17日。
优选的,上述小麦不育系的创制方法,第一步中所用到的小麦种子为西农1376和周麦2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小麦不育系的创制方法在小麦杂交强优势组合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小麦不育系的创制方法及应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薄膜覆盖创建高温环境的方式,开发出创建小麦不育系的新方法,通过高温胁迫的方法对正常生长的小麦进行处理,经调查温度发现,薄膜覆盖的温度一般高于正常环境温度10℃,在早晨和晚上温度差有所波动约10-15℃的变化范围。通过这种方式创制的不育系具体表现为花药变小,长度变短,最终表现为无淀粉粒积累,且花药不开裂。不育系绒毡层提前降解,凋亡明显高于正常小麦花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口师范学院,未经周口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82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