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流泥促沉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06829.1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2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邓建才;张杰;郭西亚;朱金格;胡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E02B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林高锋 |
地址: | 210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用水 水源地 污染 流泥促 沉降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流泥促沉降的方法,其包括测定饮用水水源地水面风速风向和底层水流方向,确定主风场作用下的流场,然后在该流场的垂直方向上布设水下潜堤;其中所述水下潜堤由至少最靠近水岸的填充了第一内填物的土工布袋堆积成的第一生态潜堤和最远离水岸的填充了第二内填物的土工布袋堆积成的第二生态潜堤构成,且其中第一生态潜堤距离水底的距离小于第二生态潜堤距离水底的距离。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选择水下潜堤的排列方式和内填物类型及尺寸,可有效促进污染流泥沉降,显著降低水下潜堤向岸侧的悬浮物浓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生生态系统保护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流泥促沉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底泥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物质和能量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流泥位于硬质底泥和上覆水之间,易随水流一起运动,是沉积物中最活跃组份,蓄积各类污染物。在环境条件如风速、波浪作用以及行船、生物扰动下,流泥发生再悬浮进入水体,一方面降低水体透明度,使水生生物尤其是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受限,另一方面由于流泥裹挟的污染物解吸释放,造成水体二次污染。
饮用水水源地承担为自来水厂提供源水功能,饮用水水源保护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这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于大多数浅水湖泊型水源地而言,由于风浪对湖底沉积物的剪切作用,使得污染流泥发生再悬浮,影响水源地水质和供水安全。通常,流泥运动方向受到湖流流向影响,水源地取水使得流泥朝取水口迁移,进入输水管道,增加饮用水源水处理成本,影响供水水质的质量。但污染流泥运动是无序的,导致缺乏有效拦截措施。
因此,亟需发展一种促进水源地污染流泥快速沉降的方法,以确保浅水湖泊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降低原水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流泥促沉降的方法,从而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文所述的方法包括在流场的垂直方向上布设由填充了内填物的土工布管构成的水下潜堤,从而在水下潜堤离岸侧促进污染流泥沉降。通过选择水下潜堤的排列方式和内填物的类型和尺寸,可有效促进污染流泥沉降,显著降低水下潜堤向岸侧的悬浮物浓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流泥促沉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测定饮用水水源地水面风速风向和底层水流方向,确定主风场作用下的流场,然后在该流场的主要水动力场的垂直方向上布设水下潜堤;
其中所述水下潜堤由至少最靠近水岸的填充了第一内填物的土工布袋堆积成的第一生态潜堤和最远离水岸的填充了第二内填物的土工布袋堆积成的第二生态潜堤构成,且其中第一生态潜堤距离水底的距离小于第二生态潜堤距离水底的距离。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采用微型自动气象站测定水面风速风向。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采用多普勒剖面流速仪来测定底层水流方向。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生态潜堤和/或所述第二生态潜堤呈锯齿形分布。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填物和第二内填物各自独立地选自石块或经过造粒的天然粘土颗粒。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经过造粒的天然粘土颗粒包括高岭土颗粒。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填物的平均粒径为2mm-500mm。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生态潜堤和/或所述第二生态潜堤最高点距离水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50厘米。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生态潜堤和/或所述第二生态潜堤的截面为梯形,且朝向水面的宽度小于朝向水底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6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镀废水处理用配方
- 下一篇:一种扰流防堵塞的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