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蒜种植机排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6619.2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1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宋井玲;马伟童;李宁;孙倩;许鹏飞;臧云飞;蔡善儒;夏连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9/08 | 分类号: | A01C9/08 |
代理公司: | 济南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68 | 代理人: | 荆向勇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副种箱 排种盘 导种板 取种斗 翻转 种箱 接种管 种管 大蒜种植机 底部连接 排种装置 农业机械技术 机架上部 精密排种 连通设置 倾斜设置 种箱侧板 主轴方向 上端 外圆 下端 大蒜 连通 外部 出口 | ||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蒜种植机排种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部连接有主种箱,主种箱下部一侧设有副种箱,主种箱与副种箱连通设置,副种箱下部设有接种管,接种管与副种箱底部连接并且连通,副种箱远离主种箱的一侧设有排种盘,排种盘的外圆上均匀连接有多个翻转取种斗,翻转取种斗包括翻转取种斗A区、翻转取种斗B区,排种盘外部沿圆周分别设有接种管及护种管,护种管与副种箱连接,护种管的出口靠近排种盘的下部,所述排种盘沿排种盘主轴方向的两侧设有中间导种板,中间导种板与水平面倾斜设置,中间导种板的下端与副种箱底部连接,中间导种板的上端与副种箱远离主种箱侧板连接。本发明能实现大蒜种子精密排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蒜种植机排种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大蒜的蒜种形状不规则,体积相对较大,种植时还要求实现精密播种,所以种植机械上的排种器设计非常关键。
目前,大蒜种植机械排种器主包括以下两种:勺链式和转盘式。其中的取蒜部件是排种器的主要工作部件之一,取蒜部件与种箱中的蒜种直接接触进行精密取种,它的形状和运动轨迹决定了排种器工作质量的好坏。目前,不论是勺链式和转盘式的取种勺都较难兼顾在保证提高单粒率的同时减少对蒜种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大蒜种植机排种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大蒜种植机排种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部连接有主种箱,主种箱下部一侧设有副种箱,主种箱与副种箱连通设置。
副种箱下部设有接种管,接种管与副种箱底部连接并且连通。副种箱远离主种箱一侧设有排种盘,排种盘中心固定连接排种盘主轴,排种盘主轴带动排种盘转动。排种盘的外圆上均匀连接有多个翻转取种斗,翻转取种斗包括翻转取种斗A区和翻转取种斗B区,翻转取种斗A区与翻转取种斗B区成钝角设置。排种盘外部沿圆周分别设有接种管及护种管,护种管与副种箱连接,翻转取种斗在旋转过程中穿过接种管及护种管,护种管的出口靠近排种盘的下部。
所述排种盘沿排种盘主轴方向的两侧设有中间导种板,中间导种板与水平面倾斜设置,中间导种板的下端与副种箱底部连接,中间导种板的上端与副种箱远离主种箱的侧板连接。
所述主种箱远离副种箱一侧侧板下部转动连接有振动板,机架经轴承连接有光轴,光轴固定连接振动星轮,振动星轮与振动板接触,振动星轮使振动板产生振动。
为了适应排种盘的形状,接种管及护种管为圆弧形。
在排种盘运行过程中,翻转取种斗中多余的蒜种排出,排种盘外圆在两翻转取种斗之间设置成锥形,锥形的结构便于多余蒜种滑落至中间导种板回到副种箱,防止其被带入护种管。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工作时主种箱里面的蒜种通过振动板的振动和重力作用,限量的流动到副种箱里面,使副种箱内蒜种始终保持一定高度。排种盘上的翻转取种斗A区在接种管内充种,排种盘与翻转取种斗顺时针转动,使副种箱内的翻转取种斗A区进一步充种,当排种盘转动一定角度时,翻转取种斗转过充种区进入清种区,翻转取种斗A区充入的蒜种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进翻转取种斗B区,由于翻转取种斗B区的大小只允许放入一个蒜种,所以多余的蒜种脱离翻转取种斗顺着中间导种板掉回到副种箱内,当排种盘继续转动一定角度时,留在翻转取种斗B区内的单粒蒜种在护种管的作用下进入护种区,一直转到护种管下面的开口处时排出,上述过程即完成一次工作循环,以此类推。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翻转取种斗A区与翻转取种斗B区成钝角设置,有利挖取蒜种且挖取动作不会损伤蒜种,保证了蒜种的出芽率,并且本发明能达到单粒取种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66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