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水洗型涤纶织物的后整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5496.0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6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涛 |
主分类号: | D06M10/00 | 分类号: | D06M10/00;D06M15/03;D06M13/463;D06M15/643;D06M13/224;D06M15/263;D06L1/16;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100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涤纶织物 后整理液 后整理 耐水洗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 壳聚糖季铵盐 抗静电剂SN 抗静电性能 织物后整理 柔软手感 抗黄变 柔软剂 烘干 固着 浸轧 耐洗 预烘 配制 微波 赋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水洗型涤纶织物的后整理工艺,涉及织物后整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后整理液的配制,(2)浸轧,(3)预烘,(4)微波固着,(5)水洗,(6)烘干。本发明以壳聚糖季铵盐、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柔软剂和抗静电剂SN作为原料制得后整理液,通过该后整理液的作用赋予涤纶织物柔软手感以及优良的耐洗、抗黄变和抗静电性能,从而提高涤纶织物的使用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物后整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水洗型涤纶织物的后整理工艺。
背景技术: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它是以聚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
柔软剂是后整理剂中的一个大类,其主要功能是满足涤纶纺织品的不同手感/风格的要求。涤纶纺织品柔软剂主要分为两大类,非硅的脂肪族型和有机硅型,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有机硅型。
有机硅柔软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是甲基硅油乳液,这类柔软剂的最大缺点是与纤维的结合力差,不耐洗;第二代有机硅柔软剂虽然含有能与纤维结合的羟基,但是结合能力差,处理效果不佳;第三代有机硅柔软剂按照官能团可分为单官能团改性硅油和多官能团改性硅油,依靠活性基团增强与纤维的亲和力,可改善织物的耐洗性、柔韧性、亲水性等。因此,如何通过在后整理工艺中柔软剂与其他功能助剂的配合使用来提高涤纶织物的使用性能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水洗型涤纶织物的后整理工艺,经该工艺处理后的涤纶织物不仅柔软性好,而且具有优良的耐洗、抗黄变和抗静电性能,从而提高涤纶织物的使用品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耐水洗型涤纶织物的后整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后整理液的配制:向水中加入壳聚糖季铵盐、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柔软剂和抗静电剂SN,搅拌溶解完全,即得后整理液;
(2)浸轧:将涤纶织物完全浸渍于上述后整理液中,浴比1:30-50,二浸二轧,每次浸渍15-30min,轧液率70-80%;
(3)预烘:将经上述浸轧后的涤纶织物于100-110℃预烘1-3min;
(4)微波固着:将经预烘后的涤纶织物利用微波反应器微波处理30-90s;
(5)水洗:对经微波固着的涤纶织物进行两次水洗,第一次采用40-50℃温水水洗,第二次采用10-20℃冷水水洗,水洗浴比1:15-30;
(6)烘干:将经水洗后的涤纶织物用45-55℃热风烘干,即完成后整理。
所述步骤(1)中水、壳聚糖季铵盐、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柔软剂和抗静电剂SN的质量比为100:10-20:3-8:1-5:0.5-1。
所述步骤(4)中微波反应器的工作条件为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
所述柔软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三元共聚嵌段氨基硅油35-45份、PEG-60氢化蓖麻油5-10份、丙烯酸-丙烯酸酯-膦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1-5份、白色聚合氯化铝1-5份、纳米二氧化钛0.5-2份、羟基乙叉二膦酸四钠0.5-2份、去离子水100-2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涛,未经汪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54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