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烯丙基磺酸钠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05141.1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5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海军 |
主分类号: | C07C303/32 | 分类号: | C07C303/32;C07C309/20;C01D3/04;C01D3/14;C01D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1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基 磺酸钠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丙基磺酸钠的合成方法,以无水亚硫酸钠和氯丙烯为原料,以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单甲醚为相转移剂,以对苯二酚为阻聚剂,采用液‑液‑固三体系相转移催化原理,进行磺化反应合成。本发明采用相转移催化原理,解决了无水亚硫酸钠溶解时需加入大量水份、氯丙烯滴加时间长和氯丙烯与无水亚硫酸钠不易磺化反应的问题;合成烯丙基磺酸钠的过程中并对副产物氯化钠进行了回收、提纯和利用,所得的副产物氯化钠可达到工业优级的要求,本发明的合成方法方生产成本低、操作安全、制备方法简单、节能环保,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类单体的合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烯丙基磺酸钠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烯丙基磺酸钠(Sodium allylsulfonate),分子式是C3H5SO3Na,分子量是144.1。烯丙基磺酸钠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结晶,极易潮解,易溶于水、醇、不溶于苯。其水溶液呈弱碱性,长时间受热易聚合。干燥成品对热稳定。可用于人造羊毛中间体,广泛用于石油开采工业、水处理、环保等行业。如作为腈纶纤维第三单体,可改善纤维的染色性能,着色牢固;用于电镀镍光亮剂,提高金属分布能力及延展性;用于水质处理剂;用于油田钻井泥浆添加剂;用于建筑用水泥减水剂,早强剂等。
对于烯丙基磺酸钠的合成方法,现有技术的研究不多,在93年5期《天然工业》杂志上公开了一种用烯丙基氯与亚硫酸钠直接合成的方法,由于是在非均相条件下反应,导致反应时间长、反应效率低、反应不完全、氯丙烯易聚合。产品收得率太低,不能适用于工业生产。授权公告号为CN1085660C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烯丙基磺酸钠单体的制备方法,先在一定浓度的焦亚硫酸钠水溶液中,加入少许OP乳化剂,再滴加烯丙基氯,在有搅拌和回流装置中控制适当pH值和温度,反应至无烯丙基氯回流时为止。反应混合物经分离、提纯可得到纯度为98%以上的烯丙基磺酸钠产品。虽然本发明方法具有设备投资少、反应时间短、能耗低、产品易干燥、生产成本低的优点,但是由于OP类乳化剂对该反应只起分散溶解的作用,反应效果不好、反应收得率太低;并且OP类乳化剂都有浊点,制备过程中并没有除去,造成产品里面含少量OP乳化剂,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由于浊点而变浑,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并且在滴加氯丙烯回流过程中,氯丙烯易聚合,影响反应的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操作安全、节能环保的烯丙基磺酸钠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烯丙基磺酸钠的合成方法,以无水亚硫酸钠和氯丙烯为原料,以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单甲醚为相转移剂,以对苯二酚为阻聚剂,采用液-液-固三体系相转移催化原理,进行磺化反应合成。
进一步地,所述磺化反应的反应温度为55~65℃,反应时间为1.5~2.5h,反应溶液的pH为7~9。
进一步地,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600。
进一步地,所述无水亚硫酸钠与氯丙烯的重量比为1:0.60~0.70。。
进一步地,所述聚乙二醇、聚乙二醇单甲醚与对苯二酚的重量比为1:1.1~1.5:0.1~0.2。
进一步地,它还包括冷却过滤和蒸馏干燥的步骤,具体为:将磺化反应后的溶液冷却至室温进行抽滤,所得固体为副产物氯化钠,收集滤液备用;将滤液进行蒸馏,所述蒸馏的条件为压力-0.06MPa,温度30~98℃,蒸馏后冷却结晶,所得晶体进行真空干燥。
本发明中副产物提纯的步骤,具体为:将副产物氯化钠溶于纯水中,加入过氧化氢,待反应后用氢氧化钠调溶液pH值至10,搅拌后放置1.5~2.5h,过滤去除杂质后用盐酸调至溶液pH值至6~7,经蒸发、结晶和干燥后得工业优级氯化钠。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干燥的条件为:干燥温度75~85℃,真空压力为-0.06MPa,干燥时间为2.5~3.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海军,未经周海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51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