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鲟鱼的精细化智能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4372.0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1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裕亿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3/00;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6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鲟鱼 养殖塘 一端设置 精细化 遮阳架 池塘 臭氧检测器 混凝土堤坝 水位检测器 温度传感器 环境变化 养殖条件 智能 出水管 进水管 溶氧量 透光率 增氧机 遮阳膜 传感器 养殖 分隔 饲养 生长 覆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鲟鱼的精细化智能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利用混凝土堤坝将池塘分隔成为多个分养殖塘,每个分养殖塘的宽度为3m至6m,在池塘的上方搭建遮阳架,并在遮阳架的顶部覆盖透光率为50%至60%的遮阳膜;B、每个分养殖塘的一端设置进水管,另一端设置出水管,在每个分养殖塘内设置增氧机、溶氧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H检测器、水位检测器和臭氧检测器。本发明及时地调整不利于鲟鱼生长的环境变化,为鲟鱼提供更加稳定、适宜的养殖条件,同时将鲟鱼分批饲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鲟鱼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鲟鱼的精细化智能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鲟鱼是世界上现有淡水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古老的一种鱼类,迄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起源于亿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素有“水中熊猫”和“水中活化石”之称,系现存的古老生物种群。中国鲟鱼品种多,我国境内野生的鲟鱼有:分布于黑龙江中游、松花江下游、乌苏里江流域的匙氏鲟、达氏鲟、和少量的库页岛鲟;分布于长江、金沙江流域的中华鲟、达氏鲟和白鲟;分布于新疆伊宁,绥定、密布察尔等地水域中的裸腹鲟;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布伦托海、博斯腾湖的西伯利亚鲟。但因为江河筑坝、环境污染、过度捕捞三大主要因素影响,造成鲟鱼资源不断萎缩,现存的8个种类中多数已处于濒临绝灭的状态,迫切要求人工养殖来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现有的人工鲟鱼养殖塘一般采用较大面积的池塘,每个池塘养殖大量的鲟鱼,当 出现病害时,疾病快速传播,可能导致整个池塘的鲟鱼都染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 现有池塘一般只能够粗略地控制水位、溶氧量、换水周期、水温等,不能对养殖环境进行全 方位的检测和控制,无法提供更加稳定、适宜的养殖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鲟鱼的精细化智能养殖方法,实时监控水温、溶氧量、水位、气压、天气状况、光照、空气质量、风速、PH等,及时地调整不利于鲟鱼生长的环境变化,为鲟鱼提供更加稳定、适宜的养殖条件,同时将鲟鱼分批饲养,降低疾病扩散的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鲟鱼的精细化智能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混凝土堤坝将池塘分隔成为多个分养殖塘,每个分养殖塘的宽度为3m至6m,在池塘的上方搭建遮阳架,并在遮阳架的顶部覆盖透光率为50%至60%的遮阳膜; B、每个分养殖塘的一端设置进水管,另一端设置出水管,在每个分养殖塘内设置增氧机、溶氧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H检测器、水位检测器和臭氧检测器,在遮阳架上设置气压 计、风速测试仪、光照度传感器和PM2 .5检测器,增氧机、溶氧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H检测 器、水位检测器、臭氧检测器、气压计、风速测试仪、光照度传感器和PM2 .5检测器均与控制 系统相连;C、所述各个传感器接收环境数据后经整理根据内置的程序或者接收外部控制程序生成控制指令,并 将控制指令发送到联网执行设备,控制联网执行设备的动作;所述通信系统为数据处理模块与外部网络间搭建网络通道,所述天线用于在NFC终端靠近所述联网执行设备时,基于NFC通信协议将所述跳转信息发送至NFC终端,以指示NFC终端根据所述跳转信息跳转至指定界面,使数据处理模块与用户终端可以通过公 共网络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物联网平台通过通信系统与数据处理模块进行信息交互,为系统提供数据存储与显示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混凝土堤坝将池塘分隔成为多个分养殖塘,在每个 分养殖塘进行独立养殖,当某个分养殖塘中的鲟鱼出现传染性疾病时,能够有效地阻止或 缓解疾病蔓延到其他的分养殖塘,避免鲟鱼大规模地生病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采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一种鲟鱼的精细化智能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利用混凝土堤坝将池塘分隔成为多个分养殖塘,每个分养殖塘的宽度为3m至6m,在池塘的上方搭建遮阳架,并在遮阳架的顶部覆盖透光率为50%至60%的遮阳膜; B、每个分养殖塘的一端设置进水管,另一端设置出水管,在每个分养殖塘内设置增氧机、溶氧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H检测器、水位检测器和臭氧检测器,在遮阳架上设置气压 计、风速测试仪、光照度传感器和PM2 .5检测器,增氧机、溶氧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H检测 器、水位检测器、臭氧检测器、气压计、风速测试仪、光照度传感器和PM2 .5检测器均与控制 系统相连;C、所述各个传感器接收环境数据后经整理根据内置的程序或者接收外部控制程序生成控制指令,并 将控制指令发送到联网执行设备,控制联网执行设备的动作;所述通信系统为数据处理模块与外部网络间搭建网络通道,所述天线用于在NFC终端靠近所述联网执行设备时,基于NFC通信协议将所述跳转信息发送至NFC终端,以指示NFC终端根据所述跳转信息跳转至指定界面,使数据处理模块与用户终端可以通过公 共网络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物联网平台通过通信系统与数据处理模块进行信息交互,为系统提供数据存储与显示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裕亿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裕亿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4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