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固定支承套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702953.0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7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汇展热交换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化生产系统 固定支承 车用 输送带 多工位冷镦机 清洗装置 送料导轨 送料系统 控制器 排料 自动化连续生产 控制器控制 生产效率 旋铆机 衔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固定支承套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多工位冷镦机、连接至所述多工位冷镦机一侧的清洗装置、与所述清洗装置连接的输送带、连接所述输送带的排料送料系统、自所述排料送料系统一侧引出的送料导轨、以及与所述送料导轨连接的旋铆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车用固定支承套的自动化生产系统通过控制器控制连接各个设备,各个设备相互连接、衔接顺畅,可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可大大减少人力投入,缩减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零件的生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固定支承套的自动化生产系统,该固定支承套主要应用于塑料发动机盖的螺栓组合上。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发动机盖大多都是金属材质,这主要是出于成本和现有制造技术的考虑,金属材质在冲压成型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随着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减轻车身的重量,目前业界已经开始将塑料(如玻璃纤维)应用至发动机盖中,通过塑料发动机盖来逐渐取代金属发动机盖。通常来说,塑料发动机盖需要利用螺栓组合来固定,螺栓组合上需配备一固定支承套,该支承套的作用在于,当塑料发动机盖未安装时,可以将螺栓活动的固定在塑料发动机盖上,而在安装时又可辅助塑料发动机盖承受更大的安装锁紧力,由此可见固定支承套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对于固定支承套的制造工艺还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现有的用于塑料发动机盖螺栓组合上的固定支承套,其在制造过程中,是采用板材经冲床的多工序冲压拉伸预成型、反面冲压成型、多次清洗和干燥等多个步骤,因此,往往需要按照具体工艺步骤对车间进行分隔,再通过人工搬运和人工单件加工的生产工艺实现各个步骤,另外,模具的设计也十分复杂,其材料利用率低、费时费力,无法实现机械化全自动大生产。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车用固定支承套的自动化生产系统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固定支承套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其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投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固定支承套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多工位冷镦机、连接至所述多工位冷镦机一侧的清洗装置、与所述清洗装置连接的输送带、连接所述输送带的排料送料系统、自所述排料送料系统一侧引出的送料导轨、以及与所述送料导轨连接的旋铆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工位冷镦机一侧设有一出料口,所述清洗装置为一与所述出料口连接的清洗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料送料系统包括一振动料盘,该振动料盘的一端通过所述输送带连接至所述清洗槽,所述振动料盘在圆周方向上设有若干送料出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料出口通过所述送料导轨与所述旋铆机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电路分别连接至所述多工位冷镦机、清洗装置、输送带、排料送料系统、及旋铆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车用固定支承套的自动化生产系统通过控制器控制连接各个设备,各个设备相互连接、衔接顺畅,可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可大大减少人力投入,缩减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车用固定支承套的自动化生产系统的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加工坯件经过冷镦机成型处理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加工坯件经过旋铆机旋铆处理后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汇展热交换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汇展热交换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29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瓶生产装配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端的置物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