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电力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02764.3 | 申请日: | 201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1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校峰;黄健;叶孟军;李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7/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力 终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电力终端,该电力终端包含端钮盒(21)、PCB板(11)、电流互感器(241)以及弱电接线端子(221)、电压线铜柱,位于端钮盒(21)上方的弱电接线端子(221)通过转接PCB板(222)与PCB板(11)连接,位于端钮盒(21)下方的电压线铜柱在端钮盒(21)一端集成后与PCB板(11)连接,位于端钮盒(21)后方的电流互感器(241)在端钮盒(21)对应位置集成后与PCB板(11)连接。采用这种设计方式,PCB板(11)对应的连接位置占用的空间更小而且更加集中,使PCB板(11)上电路和各部件的布局更加方便,而且经过改进后的电力终端零件集成度更高,装配更加简单,生产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力终端。
背景技术
电力终端大多包含端钮盒、PCB板等结构,为了实现端钮盒与PCB板间的连接,以往主要采用软导线将位于端钮盒内的接线铜柱通过插针与PCB板相连。但多条导线交错排布在电力终端上,造成自动化加工麻烦,更多时候得依赖人工进行相关组件的装配连接,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针对这种不足,现有技术对端钮盒与PCB板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改进。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31855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三相电能表的端钮盒总成》,该专利采用与端钮盒接线端连接且形状固定的电压接头组件和与PCB板连接的连接针配合,实现端钮盒与PCB板的电连接。采用这种连接方式的电力终端能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装配,装配效率高、质量更加稳定。
但仍旧存在以下不足:1、与端钮盒连接时,需要在PCB板上的对应位置处开设连接孔,而由于开孔较为分散,占据PCB板较多面积,使得PCB板整理布局收到影响;2、端钮盒与PCB板间的连接装置体积较大,需要占用较大空间。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力终端,该电力终端有效克服了端钮盒与PCB板间连接繁琐,PCB板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使得PCB板的利用率更高,而且电力终端装配更简单,生产效率更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电力终端,包括,
电力终端上盖;
电力终端下盖,所述电力终端下盖与电力终端上盖配合形成电力终端上部;
PCB板,所述PCB板位于电力终端上部内;
端钮盒,所述端钮盒上端与电力终端下盖下端装配连接形成电力终端下部;
弱电接线端子,所述弱电接线端子位于端钮盒上的弱电接线端子安装孔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弱电接线端子通过转接PCB板与PCB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PCB板上设置有配合连接所述弱电接线端子的多个连接孔;所述转接PCB板的一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多个连接孔一一对应的插座孔,所述插座孔通过第一插针与PCB板连接。这种设计只需要在PCB板的一角为第一插针预留连接位置,占用空间更小,对PCB板的整体布局更有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针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固定插针的固定件。多个第一插针通过固定件连接为一个整体,便于装配,同时整体稳定性更好,降低单根插针倾斜或损坏的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为塑胶材料,所述固定件与第一插针连接位置上表面设置有下凹的锡槽,可以防止在焊接的时候,焊锡串流造成短路。
进一步的,所述端钮盒还包括电压线铜柱安装孔,所述电压线铜柱安装孔内设置有电压线安装铜柱,所述电压线安装铜柱在所述端钮盒一侧集成后与所述PCB板配合连接。将电压线铜柱集成在一起后与PCB连接,可以减少PCB板的空间占用,降低对PCB板布局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27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