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梨的培育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702251.2 申请日: 2018-06-30
公开(公告)号: CN108901545B 公开(公告)日: 2020-08-18
发明(设计)人: 邱泽兴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京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24/10;A01G13/00
代理公司: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代理人: 谷庆红
地址: 554300 贵州省***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刺梨 培育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作物种植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刺梨的培育方法,所述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肥土;(2)、刺梨生枝的处理;(3)、定植;有效的对环境中的资源进行二次利用,铁尾矿砂混合物包括铁尾矿,铁尾矿砂中含有大量的SiO2,对二氧化硅进行改性,使得铁尾矿砂更适宜刺梨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种植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刺梨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刺梨是一种天然的药食两用植物,其果肉脆、甜酸,《本草纲目》及《中药大辞典》均有收载。刺梨果实是一种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药食两用型水果,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肿瘤等功能。刺梨是第三代水果(3G)的代表,现代科学证实第三代水果的营养价值是前两代水果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 满足药食两用,最近对于刺梨的的重点研究大量集中在关于它的食用性,据眼调查研究发现,100g刺梨中含有254g的维生素C,被誉为“维C”水果之王,但是野生刺梨由于水果个头小,抗病性低,果肉占比更小,果实中的营养元素含量不足,进一步降低了刺梨的可食用性,严重阻碍了刺梨的推广。

申请号为201711447358 .9公开了一种种植土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污泥、铁尾矿砂、腐熟有机肥、尾矿-污泥活性炭按照比例混合,加入粘连剂,制粒,得到种植土;技术特征为将污泥、尾矿-污泥活性炭、铁尾矿砂、腐熟有机肥分别经过经过脱水、炭化、过筛、腐熟,硝化处理之后,添加淤泥发酵菌种发酵处理,解决了矿砂大量堆存,占用土地资源问题,环境污染技术问题,缓解了土地复垦客土需求量大得到问题,但是在对铁尾矿砂的处理可能还存在铁尾矿砂与土壤之间的作用弱,铁尾矿砂中本身含主要成分为石英,少量角闪石、绿凝石、黑云母、方解石和白云石,对土壤团粒产生相反的作用,造粒之后更是降低了土壤的保水性,导致植株缺水等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刺梨的培育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刺梨的培育方法,所述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肥土:在轮作过3年平菇的土壤上 施撒铁尾矿砂混合物之后,挖松使之与土壤混合,混合土壤的厚度为0-60cm,刺梨在pH值5.5-6.5的微酸性壤土沙壤土、黄壤、红壤、紫色土上都能栽培,刺梨耐瘠力弱,在保水保肥力差的土壤上,刺梨植株生长弱,产量低,品质差,因此剌梨栽培时要求园地土壤的土层要深厚,肥沃,保水保肥力要强,铁尾矿砂混合物中有大量腐熟沼肥以及腐殖酸,不仅能增加土壤肥力,还能为植物提供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并且促进根的吸收,使得单果的重量增至20g;(2)、刺梨生枝的处理:选生长充实健壮,直径0.6cm以上的当年生枝,剪成15cm左右的插条进行扦插,到了11、12月份,在扦插苗定植时,向定植苗喷洒杀菌液;(3)、定植:将定植苗定植在(1)处理的土壤中,株距为1.5-2cm,密度为111-150株/亩,然后施肥、整细、作厢、然后浇透水,最后用地膜覆盖;

进一步的,所述铁尾矿砂混合物由改性铁尾矿砂、腐熟沼肥以及腐殖酸按照质量比为1:2:(1-1.5)混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腐熟沼肥以及腐殖酸中的N:P:K比为1.54:1:1,氮肥、磷肥、钾肥均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氮肥能够增加刺梨的抗病性;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铁尾矿砂改性剂包括水解聚马来酸酐和苯磺酸钠,刺梨的耐湿力较强,即使在较潮湿的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长结果,但抗旱力弱,此外土壤干旱及空气干燥的条件下,叶易枯黄脱落,果少且小涩味重,品质差;我们知道铁尾矿加工中铁尾矿化学成分为SiO2达65%~75%,FeB9~14%,属高硅高铁型尾矿,一般不含有价伴生元素。其主要成分为石英,少量角闪石、绿凝石、黑云母、方解石和白云石等,水解聚马来酸酐能够增加铁尾矿砂的流动性,再调节pH之后将大量亲水基团引入铁尾矿砂能得到改性铁尾矿砂,增加了土壤中的水分,提高了刺梨的品质以及产量;

进一步的,所述水解聚马来酸酐和油酸, 水解聚马来酸酐含有1%水溶液,pH为2.3~3.5,苯磺酸钠含有5%水溶液pH值为4.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京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京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2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