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依附于墙体的除霾管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00904.3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7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公让;潘若愚;褚伟;梁昌勇;王鹏;胡航;杨逍;谢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3/16 | 分类号: | B03C3/1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孙琴;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依附于 墙体 管道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依附于墙体的除霾管道装置,包括多个除霾管道单元,每个除霾管道单元包括外筒、内筒,外筒和内筒之间的间隙形成空气流通通道,空气流通通道内设有相对设置的环形阴极板和环形阳极板,通电后环形阴极板和环形阳极板之间形成环形电场;内筒中心设有供水管道,内筒底部设有蓄水池,蓄水池内设有一个水泵,水泵的输出端与供水管道底端相连接,内筒上设有呈上下排列的两层安装板,上层安装板上设有向下伸出的多个上喷头,下层安装板上设有沿径向向外伸出的多个下喷头,多个上喷头和多个下喷头分别通过各自的分支管道与供水管道相连接。本发明的优点:能够利用尖端放电高效的除去空气中PM2.5,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尖端放电除尘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依附于墙体的除霾管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渐严重,城市中的空气质量不断下降,主要表现为雾霾天气,特别是对于空气中的PM2.5颗粒含量,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污染程度就越严重。与颗粒较大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颗粒粒径小,散布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雾霾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
第二: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第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排放的废气。
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鉴于此种情况,虽然各制造商纷纷推出了降低空气中PM2.5颗粒的装置设备,常用的方法有:利用道路洒水车喷洒带有负离子的水滴凝集除尘;通过自然风吹散高空中的雾霾。目前,主要实施从源头控制,如电站锅炉烟气排放控制、典型有毒有害工业废气净化、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等等。但是空气质量改善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除霾效果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依附于墙体的除霾管道装置,以期能够利用尖端放电高效的除去空气中PM2.5,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依附于墙体的除霾管道装置,包括多个除霾管道单元,每个所述除霾管道单元包括外筒、内筒,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的间隙形成供空气流通的空气流通通道,所述外筒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空气流通通道相连通,所述空气流通通道内设有环形阴极板和环形阳极板,所述环形阴极板设置在外筒内壁,所述环形阳极板设置在内筒外壁,所述环形阴极板和环形阳极板相对设置,通电后所述环形阴极板和环形阳极板之间形成环形电场;
所述内筒中心设有一个竖向的供水管道,所述内筒底部设有一个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一侧连接有一个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出外筒之外,所述蓄水池内设有一个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供水管道底端相连接,所述内筒上设有呈上下排列的两层安装板,两层安装板靠近内筒的顶端设置,上层安装板上设有向下伸出的多个上喷头,下层安装板上设有沿径向向外伸出的多个下喷头,所述上喷头的喷孔直径大于下喷头的喷孔直径,多个上喷头和多个下喷头分别通过各自的分支管道与供水管道相连接,多个上喷头和多个下喷头分别位于环形阳极板上方和下方;
所述内筒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水泵、环形阴极板和环形阳极板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筒的出气口处设有风力发电机,所述内筒内部设有蓄电池,通过所述风力发电机给所述蓄电池供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筒外壁的下段覆有一层吸热薄膜,所述外筒为透明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09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