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束插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00619.1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9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孙丰超;韩光杰;王春芝;陶莹;史正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3/52;H01R13/40;H01R13/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杨洁;周放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止件 内芯体 插件端子 公插件 母插件 外壳体 密封圈 插接 锁止 线束插件 插件 芯体 穿孔 分体式结构 结构稳定性 安全隐患 安装便利 密封圈套 无遮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束插件,包括母插件、端子锁止件、芯体锁止件、公插件和插件锁止件;母插件包括密封圈、内芯体、插件端子和外壳体,密封圈套设于内芯体上,内芯体上设置有穿孔,插件端子通过穿孔插接于内芯体中;内芯体插接于外壳体中;端子锁止件用于将插件端子锁止于内芯体中;芯体锁止件用于将内芯体锁止于外壳体中;公插件插接于母插件中,插件锁止件用于将公插件锁止于外壳体上。将母插件设置为分体式结构,从而确保密封圈在无遮挡的条件下进行安装;同时还使用端子锁止件、芯体锁止件和插件锁止件分别将插件端子、内芯体和公插件进行锁止,增加了密封圈的安装便利性,确保线束插件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插接不牢靠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线束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插件。
背景技术
线束插件作为汽车中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连接线束,从而确保电流正常传递,保证整车电器安全可靠的工作。
一般的线束插件多包括公插件和母插件,公插件与母插件中分别设置公端子和母端子,使用时,将公插件插接在母插件中,并使得公端子与母端子对接,从而实现线束的正常连接。
目前的公插件和母插件依靠简单的卡接结构,一般多为在公插件上设置卡接孔,而在母插件设置一个卡接弹片,利用卡接弹片固定卡接在卡接孔中,从而实现公插件与母插件的插接,卡接可靠性较低,容易出现卡接不到位的情况。
另外,传统的线束插件一般为一次性注塑完成生产制造,该种一体式的线束插件,其安装密封圈时,需要借助细小的挑针等工具,进行安装和拆卸密封圈,操作过程非常繁琐,并且极易损伤密封圈,其通用性也较低,在一个车型上,需要加工很多种类型的线束插件,导致成本提高。
还有,目前的线束插件,公插件和母插件之间,以及端子与插件之间均通过简单的弹片和卡孔相配合进行固定,固定可靠性较低,不利于线束插件的结构稳定,很容易导致电器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插件,以解决上述问题,增加密封圈安装便利性,确保公插件和母插件可靠插接,避免线束插件不可靠带来的电器安全问题;外壳体可以插接不同穿孔数量的内芯体,提高通用性;同时将内芯体可靠锁止在外壳体上,增加结构稳定性,同时增加密封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线束插件,包括母插件、端子锁止件、芯体锁止件、公插件和插件锁止件;
所述母插件包括密封圈、内芯体、插件端子和外壳体,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内芯体上,所述内芯体上设置有穿孔,所述插件端子通过所述穿孔插接于所述内芯体中;所述内芯体插接于所述外壳体中;
所述端子锁止件用于将所述插件端子锁止于所述内芯体中;所述芯体锁止件用于将所述内芯体锁止于所述外壳体中;
所述公插件插接于所述母插件中,所述插件锁止件用于将所述公插件锁止于所述外壳体上;
且所述插件锁止件和所述芯体锁止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相对的两个外侧壁上。
如上所述的线束插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插件端子上设置有锁紧槽,所述内芯体上还设置有露槽;所述锁紧槽通过所述露槽暴露在所述内芯体的外侧;
所述端子锁止件包括压盖、端子锁止复位件和盖锁止件;所述压盖的一端与所述内芯体的一端旋转连接,所述压盖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露槽与所述锁紧槽连接,以将所述插件端子锁止;
所述露槽的一侧壁上设置有锁止安装孔,所述盖锁止件和所述端子锁止复位件均设置于所述锁止安装孔中;
所述端子锁止复位件用于向所述盖锁止件施加朝向所述压盖的力,以使盖锁止件顶紧所述压盖。
如上所述的线束插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内芯体上设置有锁止卡槽;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锁止穿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006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