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变电工程现场安全门报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8738.8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3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吕征宇;周亮;朱爱钧;王紫雷;阚竟生;刘垚;黄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网上海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0 | 分类号: | E06B5/10;E06B7/28;E06B7/30;G08B13/19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蔡彭君 |
地址: | 200002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 电源模块 光敏电阻 报警器 安全门 输变电工程 报警装置 闭合回路 光强 继电器寿命 输入连接 一端连接 凹面镜 常闭端 常开端 公共端 输入端 门框 门体 通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变电工程现场安全门报警装置,包括设于门体上的凹面镜和设于门框上的报警器、继电器、电源模块光敏电阻和LED光源,继电器的线圈与光敏电阻和电源模块构成闭合回路,LED光源与电源模块构成闭合回路,光敏电阻是正光强系数的光敏电阻,继电器的公共端与电源模块的一级连接,常开端与报警器的一个输入连接,报警器的另一个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的另一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报警器接入继电器的常闭端,利用正光强系数的光敏电阻,实现平时继电器不通电,从而延长继电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门,尤其是涉及一种输变电工程现场安全门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建设工程中,有很多的区域,这些区域一方面其内有着中的设备需要防窃,另一方面,外人,尤其是非专业人员进入其中会遇到危险,因此需要设置一些门以防止有人误入其中。但是不同于成熟建筑物,建设工地的一些工棚往往是临时搭建的,其屋门一般都不结实,在这些地方如果采用一些防盗门,用高强度门板和锁芯之类的方式,虽然能防止工人进入,但是一些窃贼会通过砸墙面的方式进入这些危险区域,这样,他们可能会遇到危险。
对此,技术人员设计了一些开门报警装置,例如中国专利CN105064884B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建设工程中的安全门,包括:门框;门体,一侧通过合页与门框连接;还包括:报警装置,设于门体的另一侧;报警触发装置,设于门框上,并与报警装置连接,用于在门体打开时,触发报警装置报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报警触发装置可以在门体被打开,有人进入这些危险区域时触发报警装置启动并报警,发出警告,进而避免他人遇到危险。其优势是通过反光镜实现只需要单侧供电。
虽然其降低了维护的工作量,但是其采用的是继电器常闭端连接受控回路,导致继电器长期处于通电状态,寿命短,并且耗电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输变电工程现场安全门报警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输变电工程现场安全门报警装置,包括设于门体上的凹面镜和设于门框上的报警器、继电器、电源模块光敏电阻和LED光源,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与光敏电阻和电源模块构成闭合回路,所述LED光源与电源模块构成闭合回路,所述光敏电阻是正光强系数的光敏电阻,所述继电器的公共端与电源模块的一级连接,常开端与报警器的一个输入连接,所述报警器的另一个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装置还包括机壳,所述报警器、继电器、电源模块光敏电阻和LED光源均设与机壳中。
所述凹面镜设于门体中,所述机壳设于门框中。
所述门框中设有电力线路,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电力线路连接至市电。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逆变电路、直流变换电路和稳压电路。
所述报警器包括蜂鸣器和用于向远程无线设备发送报警信息的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门框室外侧设有摄像头,室内侧设有显示屏,所述摄像头和显示屏均与电源模块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报警器接入继电器的常闭端,利用正光强系数的光敏电阻,实现平时继电器不通电,从而延长继电器寿命。
2)凹面镜和机壳均设与门框中,从而不外露,更为美观。
3)通过电力线路供电,无需更换电池。
4)设置显示屏和摄像头,实现更为清晰的猫眼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网上海电力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网上海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87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