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勤打卡方法及考勤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4791.0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1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梁彦君;张长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10 | 分类号: | G07C1/10;H04W4/8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胡丽莉 |
地址: | 2015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卡 考勤机 蓝牙识别 考勤打卡 服务器发送 通知信息 用户终端 比对 蓝牙 搜寻 主动提醒用户 接收用户 提示信息 通信领域 拥堵 预存 广播 应用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考勤打卡方法及考勤机。本发明中,一种考勤打卡方法,应用于考勤机,考勤机至少预存有N个蓝牙识别号,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自然数,方法包括:搜寻蓝牙广播,提取搜寻到的蓝牙广播中的蓝牙识别号;比对提取出的蓝牙识别号和预存的N个蓝牙识别号;当比对到相同时,向对应连接的服务器发送第一通知信息,供服务器发送打卡提示信息至用户终端;其中,第一通知信息包括:用户终端的识别信息;接收用户的打卡信息,不仅有利于避免传统考勤机造成的打卡拥堵的情况,还有利于提高打卡效率,通过主动提醒用户打卡,有利于避免用户忘记打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考勤打卡方法及考勤机。
背景技术
打卡机被发明于19世纪中后期,是工业化的产物。经改良的打卡机同时打印累计上班时间到考勤表上。现代考勤机使用数字化媒体记录,例如芯片和服务器,录入方式也改成插卡,感应芯片,到指纹录入,甚至与门禁系统,工资系统等等结合成为公司管理系统的分系统。目前市面上打卡机的种类有很多,比如机械式和刷卡式。
但是,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通过传统考勤机打卡容易造成打卡拥堵,导致打卡效率低下,也不能够主动提醒用户打卡,无法避免用户忘记打卡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勤打卡方法及考勤机,不仅有利于避免传统考勤机造成的打卡拥堵的情况,还有利于提高打卡效率,通过主动提醒用户打卡,有利于避免用户忘记打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考勤打卡方法,应用于考勤机,包括:考勤机至少预存有N个蓝牙识别号,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自然数,方法包括:搜寻蓝牙广播,提取搜寻到的蓝牙广播中的蓝牙识别号;比对提取出的蓝牙识别号和预存的N个蓝牙识别号;当比对到相同时,向对应连接的服务器发送第一通知信息,供服务器发送打卡提示信息至用户终端;其中,第一通知信息包括:用户终端的识别信息;接收用户的打卡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考勤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实现如上述的考勤打卡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供了一种考勤打卡方法,应用于考勤机,包括:考勤机至少预存有N个蓝牙识别号,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自然数,方法包括:搜寻蓝牙广播,提取搜寻到的蓝牙广播中的蓝牙识别号;比对提取出的蓝牙识别号和预存的N个蓝牙识别号;当比对到相同时,向对应连接的服务器发送第一通知信息,供服务器发送打卡提示信息至用户终端;其中,第一通知信息包括:用户终端的识别信息;接收用户的打卡信息。公司预先录入每个员工终端设备的蓝牙识别号,通过考勤机检测终端设备的蓝牙识别号,确定该终端设备是否为本公司员工的终端设备,若检测到的终端设备的蓝牙识别号与预存的相同,则根据蓝牙识别号,向通过蓝牙识别号-用户编号对照表中查询到的与蓝牙识别号对应的用户编号,并向该用户编号的用户终端推送打卡提示信息,以供用户打卡,不仅有利于避免传统考勤机(比如指纹考勤机)造成的打卡拥堵的情况,还有利于提高打卡效率。又由于是考勤机主动检测用户终端,进而提示用户进行打卡,因此有利于避免用户忘记打卡。
另外,在搜寻蓝牙广播,提取搜寻到的蓝牙广播中的蓝牙识别号之前,还包括:向对应连接的服务器发送第二通知信息,供服务器发送控制指令至用户终端,控制用户终端自动开启蓝牙;其中,用户终端预设允许服务器自动开启蓝牙的权限,第二通知信息包括:用户终端的识别信息。由于在实际应用中用户经常容易忘记预先开启蓝牙,因此在用户终端预先开启允许特定服务器(比如公司服务器)控制自动开启蓝牙的权限的前提下,能够控制未开启蓝牙的用户终端自动开启蓝牙,便于用户进行打卡操作,不需要用户手动开启蓝牙,有利于提高打卡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47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60度教室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考勤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