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废水生化性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4471.5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1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牛凤奇;李靖梅;王金晨;张旭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向妮 |
地址: | 2111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分解 废水 臭氧 废水生化 分布单元 曝气单元 出气口 出水口 反应区 进气管 进水管 进水 废水可生化性 难降解有机物 小分子有机物 液相循环系统 强氧化作用 接触效果 逆向流动 气相循环 折流通道 辅助网 排污口 生化性 排出 折流 催化剂 喷洒 溢出 配套 | ||
1.一种改善废水生化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进水分布单元、第一曝气单元、进气管、出气口、进水管、出水口和排污口,其中:所述本体配置有相互独立的反应区和调节区,反应区和调节区通过装置底部的折流通道连通;所述进水管伸入反应区的顶部并与进水分布单元连接,所述出水口位于调节区的上部侧壁;所述进气管伸入反应区的底部并与第一曝气单元连接;所述出气口位于反应区的顶部;所述排污口位于装置的底部侧壁;
废水由进水管进入,经进水分布单元分布后以喷洒方式从顶部进入反应区;臭氧由进气管进入,经第一曝气单元由底部进入反应区;在反应区内,废水与臭氧逆向流动并发生氧化分解反应,经氧化分解反应后的气体由出气口排出,经氧化分解反应后的废水通过折流通道折流向上进入调节区,最终通过出水口溢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相循环管路,通过气相循环管路中布置的气相循环泵将反应区顶部的气体回流至装置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相循环管路,通过液相循环管路中布置的废水循环泵将装置底部的废水提升至反应区顶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反应区内的至少一组网型催化单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分布单元配置有雾化喷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管和液相循环管路中废水循环泵出水口侧均配置有流量计,流量计和废水循环泵均连接至外部控制系统。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由反应区和调节区构成的内、外双层塔状结构,反应区位于内层,调节区位于外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底部为敞口式结构,并与调节区的底面留一定的过水间隙,作为连接反应区与调节区的折流通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区底部设有通孔,作为连接反应区与调节区的折流通道。
10.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在反应区内的流速控制在0.06cm/s,所述进水分布单元与出水口的垂直距离为0.8~1.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44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糖色的降解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采用臭氧净化的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