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有机物焚烧的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3766.0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3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7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解容器 有机物 焚烧 废气 粉碎单元 检测装置 出气口 排渣口 进气口 尾气吸收单元 重金属检测仪 待测有机物 冲洗单元 出气管路 固体残渣 搅拌单元 搅拌转子 出料口 电热丝 重金属 归类 垃圾处理 溶解 吸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有机物焚烧的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箱体: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内部设有电热丝,底部设有排渣口,顶部设有冲洗单元;粉碎单元:设置在排渣口下方,用于将固体残渣粉碎;溶解及搅拌单元;设置在粉碎单元的出料口,包括溶解容器、设置在溶解容器中的搅拌转子,并在溶解容器中设有重金属检测仪;尾气吸收单元:通过出气管路与出气口连接,用于吸收焚烧产生的废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对待测有机物进行焚烧并获取废气种类及含量的数据以及重金属含量的数据,可以将该待测有机物进行归类,从而在垃圾处理时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残渣废气的处理,对环境更加有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认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有机物焚烧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生活垃圾越来越多,而垃圾处理能力无法很好跟上垃圾产生的速度,因此,“垃圾围城”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都市病。
目前,针对塑料、橡胶等不易降解的废弃物,常用的处理方式为焚烧法,同时,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进行发电。但是,不可避免的,垃圾焚烧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1、焚烧产生的烟气有较强的毒害性;2、焚烧产生的残渣中含有某些重金属,随意排放对环境同样具有很大的危害。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塑料、橡胶类有机废弃物,应尽量做到分类收集处理,如重金属类的废弃物更应注重焚烧残渣的处理,有毒气体类废弃物更应注重焚烧产生的气体的排放处理。目前,并没有针对有机物进行快速、准确判断的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效率高、测试全面的用于有机物焚烧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有机物焚烧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箱体: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内部设有电热丝,底部设有排渣口,顶部设有冲洗单元;
粉碎单元:设置在排渣口下方,用于将固体残渣粉碎;
溶解及搅拌单元;设置在粉碎单元的出料口,包括溶解容器、设置在溶解容器中的搅拌转子,并在溶解容器中设有重金属检测仪;
尾气吸收单元:通过出气管路与出气口连接,用于吸收焚烧产生的废气。
所述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路与空气压缩机连接,并在进气管路上设置流量调节阀,通过流量控制阀来调节空气的进气量,从而模拟不同氧含量条件下有机废弃物焚烧产生废气的情况。
所述的排渣口设有两块可向下翻转的挡板,挡板的一侧与箱体底部铰接,挡板的底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一伸缩杆固定连接。
所述的冲洗单元包括设置在箱体顶部的转台,所述转台底部设有喷嘴,所述喷嘴倾斜设置且朝向箱体侧壁。设置冲洗单元有两个作用,一是将焚烧产生的固体废渣全部排入溶解及搅拌单元中,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真实;另一个作用是清洁箱体及粉碎单元,防止对下次检测产生影响。
所述的转台为中空结构,且与喷嘴连通,所述转台上部的中央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箱体顶部通过轴承连接。
所述的进液管通入盐酸溶液,所述溶解容器中放置盐酸溶液。
所述的出气管路中设有烟尘吸附单元,所述烟尘吸附单元包括网状织物或静电吸尘器。
所述的尾气吸收单元中放置烧碱溶液。
一种用于有机物焚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检测有机物置于箱体内,打开进气口,通入空气,然后电热丝对待测有机物加热使其燃烧直至焚烧结束;
(2)通过尾气吸收单元吸收产生的废气,待燃烧结束后对尾气吸收单元中的溶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得到焚烧产生的废气的种类及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937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