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磨损型碳滑板夹持组件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9671.1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8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037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形齿轮 碳滑板 焊接 转轴 夹持组件 防磨损 竖直板 转动安装 转动槽 转动孔 工作台 横板 啮合 第一板 矩形槽 连接板 底端 夹持 丝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磨损型碳滑板夹持组件及其使用方法,其中防磨损型碳滑板夹持组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竖直板,竖直板的顶部焊接有横板,横板的顶部开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底端焊接有第一锥形齿轮,两个竖直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转动槽,第一转动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两个第二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均焊接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两个第二锥形齿轮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丝杆。本发明实用性高,通过连接板和矩形槽,便于对碳滑板本体进行固定,且稳定性高,并且通过第一板和第二板,便于夹持不同厚度的碳滑板本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滑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磨损型碳滑板夹持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碳滑板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碳滑板进行转运进行加工,因此碳滑板大都通过夹持组件进行固定,从而便于人们进行转运,现有技术中对碳滑板进行夹持时容易造成碳滑板的磨损,对碳滑板夹持的稳定性较差,并且不便于夹持厚度不同的碳滑板,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防磨损型碳滑板夹持组件及其使用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磨损型碳滑板夹持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磨损型碳滑板夹持组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竖直板,竖直板的顶部焊接有横板,横板的顶部开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底端焊接有第一锥形齿轮,两个竖直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转动槽,第一转动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两个第二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均焊接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两个第二锥形齿轮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丝杆,工作台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板,滑动板上开设有螺纹孔,丝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工作台的顶部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放置板,放置板的顶部放置有碳滑板本体,两个滑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均焊接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泡沫垫,碳滑板本体的两侧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矩形槽内并与第一泡沫垫相接触,矩形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转动槽,第二转动槽内转动安装有螺纹杆,矩形槽内设有第一板,第一板的顶部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杆与螺纹槽螺纹连接,第一板的底部焊接有第二板,第二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泡沫垫,第二泡沫垫的底部与碳滑板本体的顶部相接触,矩形槽的底部内壁上焊接有第三板,第三板上开设有第一孔,第一孔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位于螺纹杆的一侧,螺纹杆上安装有齿轮,移动板靠近螺纹杆的一侧安装有齿条,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滑动板上开设有第二孔,第一转轴上开设有第三孔,两个移动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贯穿相对应的第二孔并延伸至第三孔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顶端焊接有第一把手,且第一把手上设有防滑螺纹。
优选的,两个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二把手,且第二把手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套。
优选的,两个第二板对称设置,且两个第二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矩形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碳滑板本体的底部与矩形槽的底部内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位于转动孔内部的外侧安装有第一滑块,转动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环形滑轨,且第一滑块与第一环形滑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位于第一转动槽内部的外侧安装有第二滑块,第一转动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二环形滑轨,且第二滑块与第二环形滑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孔的侧壁上安装有密封圈,移动板与相对应密封圈的内侧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的规格相同。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防磨损型碳滑板夹持组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96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挡箱机构及码放装置
- 下一篇:刹车泵制动活塞上料机的下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