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长线形共平面电容器的沉积雾滴体积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9052.2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4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蔡坤;兰玉彬;李继宇;胡洁;彭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4 | 分类号: | G01N15/04;G01B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线形 平面 电容器 沉积 雾滴 体积 测量方法 | ||
1.一种基于长线形共平面电容器的沉积雾滴体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电介质镜像法将雾滴表面的束缚电荷等效为镜像线电荷,得到平面上任意点的电位函数;
S2:根据得到的电位函数,求解雾滴剖面模型电极间电容量,得到雾滴剖面模型电极间电容量的计算公式;
S3:根据雾滴剖面模型电极间电容量的计算公式,求解雾滴剖面模型的电极间电容增量,得到雾滴对电极间电容增量;
S4:建立雾滴体积与电极间电容增量的数学关系,通过测量电极间电容增量得到雾滴体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长线形共平面电容器的沉积雾滴体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雾滴任一处作垂直于传感器侧面的剖面,剖面为半圆形,半径为a,设雾滴与传感器表面的接触角为90°,共平面电容器两个电极宽度均为2h,厚度为h,且附着有等量异性电荷,线电荷密度为ρ,电极间距为2b,负电极接地,雾滴位于长条形共平面电容器中心;其中,0<a<<b,空气和雾滴的介电常数分别为ε1和ε2;
S12:利用电介质镜像法得到雾滴表面的束缚电荷的等效物理模型,即直角坐标系,感应束缚电荷等效为x轴上的线电荷,镜像线电荷端点的坐标表示为(±d,0),其中d=a2/b,感应线电荷的线电荷密度ρ'=ρp,其中,p=(ε2-ε1)/(ε2+ε1);
S13:束缚电荷的等效物理模型上半部,即y>0中任一点P(x,y)的电位函数可表示为:
其中,r1,+、r1,-分别表示正负电极至P点的直线距离;r2,+、r2,-分别表示正负镜像线电荷至P点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长线形共平面电容器的沉积雾滴体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雾滴剖面模型单位长度的电容表示为:
其中,分别表示正负电极的电位,分别为:
即得到雾滴剖面模型上的电极间电容量计算公式为:
当a=0时,即传感器表面没有雾滴沉积,则得到传感器电极的固有电容量,其计算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长线形共平面电容器的沉积雾滴体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由于雾滴体积微小,故将电极间电容量计算公式在a=0进行泰勒级数展开得到:
其中,C(0)、C'(0)、C”(0)分别为:
C'(0)=0;
忽略高阶小项O(a3)后,有:
其中,式子的第一项为传感器电极的固有电容量,第二项为沉积雾滴引起的电容增量,由此得到雾滴的一个剖面对电极电容增量的计算公式为:
对于整个雾滴而言,其产生的总电容增量为:
其中R表示雾滴的半径,由于雾滴与传感器表面的接触角为90°,故沉积雾滴外形为半球,其体积计算公式为:
综合整个雾滴对电极电容增量的计算公式和沉积雾滴体积计算公式,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长线形共平面电容器的沉积雾滴体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雾滴体积与电极间电容增量的数学关系的表示为:
由此,通过测量传感器电容增量得到雾滴的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90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