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硒化铁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5964.2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8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峰;毛海娟;魏明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9/20 | 分类号: | H01G9/20;H01G9/04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对电极 硒化铁 光电转换效率 原位合成 铂电极 氯化镍 氯化铁 一步法 制备 替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硒化铁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其是将氯化镍、氯化铁和硒为原料,经一步法原位合成,其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且所得硒化铁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具有较好的光电转换效率,有望用于替代铂电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硒化铁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
背景技术
由于具有电池成本低、光电转换效率高、对环境无污染等优势,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自开发以来就备受各国研究工作者的青睐,非常有可能替代硅晶电池成为下一代光伏产业的支柱产品。铂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导率、电催化活性和优异的稳定性,被证明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一个较好的对电极。然而,作为一种贵金属,铂的储量低、价格高,特别是易被I3-/I-电解液腐蚀,不仅使电池性能恶化,而且也限制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因此,有必要开发更合适的电极材料,如碳化物、氮化物及氧族化合物等。本发明通过一步水热法原位合成三元化合物——硒化铁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并可取得与铂电极相当的光电转换效率,而目前尚未有相关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硒化铁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其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具有较好的光电转换效率,有望用于替代铂电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硒化铁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其是将0.025 mmol NiCl2·6H2O、0.05mmol FeCl3·6H2O和0.1 mmol Se加入到10mL-15mL去离子水中,匀速搅拌下滴加10mL-15mLNH3·H2O、2mL-5mL N2H4·H2O,继续搅拌15min后,将溶液转移到高压反应釜中,并将ITO玻璃导电面朝下、以45°角置于溶液中,100-120℃恒温反应10-12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洗涤即得。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
(1)本发明结合硒化物材料内在的优越催化性能,及原位生长增强硒化物与ITO导电玻璃基底的接触力,减小界面阻抗,从而使所得硒化铁镍对电极制得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较高光电转化效率。同时,所得材料的二维结构给电极与电解液提供了更多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其电化学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2)本发明以氯化镍、氯化铁和硒为原料,水合肼作为还原剂,首次通过水热法一步制得形貌均一的纳米颗粒状硒化铁镍。反应体系中添加的氨水不仅可维持合成反应的碱性环境,还可减少水合肼用量,以降低生产成本,且更加绿色环保。
(3)过渡金属硒化物材料因其优越的电化学性能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被广泛研究。本发明以硒化铁镍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制备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在100mW/cm2的光强、AM1.5条件下可取得8.43%的光电转化效率,与相同条件下铂电极相当(相同条件下,以铂电极作对电极的电池效率为8.13%),为高效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水热反应后釜内所得物质的XRD谱图;
图2为实施例1所得硒化铁镍对电极的扫描电镜图;
图3为实施例1所得硒化铁镍对电极的透射电镜图;
图4为硒化铁镍对电极与铂对电极制得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对比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59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