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纤维小体类似物粗提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4749.0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9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窦同意;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00 | 分类号: | C12N9/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242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小体 发酵液 类似物 提纯 工业生物技术 医药中间体 中空超滤膜 转子 超滤处理 二级串联 工业生物 离心处理 离心条件 生物能源 无机陶瓷 絮凝处理 超滤液 离心法 溶液滴 超滤 混匀 絮凝 制备 颠倒 浓缩 观察 转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纤维小体类似物粗提纯方法,属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将发酵液采用二级串联离心法进行离心处理,离心条件大于20000g离心20min,转子常数K大于900;离心后取上清发酵液超滤处理进行浓缩;超滤采用无机陶瓷中空超滤膜,孔径10nm<d<50nm;超滤过程中,反复加pH 7.5、50mM Tris‑HCl缓冲液,超滤;采用AlCl3溶液滴加的方式对得到的超滤液进行絮凝处理,所加入AlCl3应控制在3~7g/L的终浓度,充分颠倒混匀后静置3‑5min,即观察到显著絮凝,此时6000g离心10min,即获得目的产物。本发明的方法用于工业生物转化、生物能源、医药中间体制备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由纤维微细菌产生的半纤维小体类似物的粗提纯方法,属工业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半纤维小体类似物可由一种纤维微细菌发酵产生。发酵液成分复杂,除半纤维小体类似物外,还含有菌体、蛋白质、色素、残糖及发酵副产物等杂质,将严重影响半纤维小体类似物的分离提纯和产品的品质。目前常用于发酵液预处理的方法有:传统过滤、高速离心分离以及膜分离。过滤是在推动力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下悬浮液(或含固体颗粒发热气体)中的液体(或气体)透过介质,固体颗粒及其他物质被过滤介质截留,从而使固体及其他物质与液体(或气体)分离的操作。但是,该分离方法分离效率低,且耗时较高。离心分离是根据各物质的比重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但是不能保证在高效去除大分子杂质的同时又保留目的产物在发酵液上清中。而膜分离法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并且由于放线菌发酵液成分复杂,在膜分离操作时极易造成膜污染和膜孔堵塞,从而使膜通量锐减。絮凝是指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通常絮凝的实施靠添加适当的絮凝剂,其作用是吸附微粒,在微粒间“架桥”,从而促进集聚。絮凝技术不仅能有效除去发酵液中的固体微粒以及蛋白质,而且溶解状态的蛋白质等组分也可能在絮凝过程中得到部分去除。目前,投资少、效果好的絮凝预处理方法正在菌体分离中得到应用。絮凝技术在透明质酸发酵液、西梭霉素发酵液、万古霉素发酵液和2,3丁二醇发酵液等预处理上均有成功报道,但是,还没有针对纤维小体类似物发酵液絮凝技术的相关报道。
为使纤维微细菌所产生的半纤维小体类似物得到粗提纯,同时达到固体微粒、色素、残糖及发酵副产物等杂质去除的目的,需要更高效的粗提纯技术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半纤维小体类似物的粗提纯提供更高效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半纤维小体类似物的粗提纯方法,步骤如下:
(1)离心
将发酵液采用二级串联离心法进行离心处理,离心条件要求必须大于20000g离心20min,转子常数K必须大于900;离心就是利用各物质不同的沉降系数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经过离心处理后的发酵液,绝大部分比目的产物大的细胞等水不溶性物质都可以沉降下来。
(2)超滤
离心后取上清发酵液超滤处理进行浓缩。超滤采用无机陶瓷中空超滤膜,孔径要求10nm<d<50nm,主要目的是截留>50nm的半纤维小体类似物。超滤过程中,要反复加Tris-HCl缓冲液(pH 7.5 50mM)超滤6-10次,每次超滤发酵液将浓缩为原液体积的十分之一。该部分主要目的去除发酵液中比目的产物小的杂质,进一步获得较为纯净的发酵液。
(3)絮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47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