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能源与住房一体化的自循环供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3775.1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5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林;陈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F24D19/10;F24S20/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阀 暖气片 储水箱 自循环供暖系统 温度传感器 混合能源 供暖 水泵 室内 太阳能电池板 蓄电池蓄电量 蓄电池 控制器控制 出水管部 电加热水 风机功率 辐射热量 信号反馈 阴雨天时 控制器 一体化 出水口 电热棒 散热 风机 市电 供电 制造 | ||
1.一种混合能源与住房一体化的自循环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集热管(1),风机(2),蓄电池(3),补水箱(4),第一储水箱(5),上循环管(6),下循环管(7),联通器(9),导水管(10),电热棒(11),温度传感器(12),电磁阀Ⅰ(13),出水管(14),暖气片(15),水泵(16),太阳能支架(17),第二储水箱(18),手动阀(21),太阳能电池板(22),电磁阀Ⅱ(23)和控制器(24);
所述太阳能集热管(1)和太阳能电池板(22)安装在倾斜的太阳能支架(17)上,太阳能支架(17)的下方设置有风机(2)和蓄电池(3),太阳能集热管(1)之间通过联通器(9)连通,上循环管(6)一端连接联通器(9)上方,另一端连入第一储水箱(5);下循环管(7)一端连接联通器(9)下方,另一端连入第一储水箱(5);第一储水箱(5)与补水箱(4)相连,第一储水箱(5)还通过导水管(10)分别与第二储水箱(18)相连和入户管道相连,入户管道上设置有手动阀(21);
所述第二储水箱(18)内部设有电热棒(11),电热棒(11)的电能提供为太阳能电池板(22),风机(2)和蓄电池(3);第二储水箱(18)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12),第二储水箱(18)的出水口设有电磁阀Ⅰ(13)和水泵(16),温度传感器(12)、电磁阀Ⅰ(13)和水泵(16)分别与控制器(24)相连,第二储水箱(18)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入暖气片(15)的下部,暖气片(15)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14)连入第二储水箱(18),出水管(14)上设有电磁阀Ⅱ(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能源与住房一体化的自循环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补水箱(4)的位置高于第一储水箱(5),补水箱(4)内设置有浮球阀(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能源与住房一体化的自循环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水箱(5)上设有排气口(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能源与住房一体化的自循环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水箱(5),第二储水箱(18)和导水管(10)外部均使用聚氨酯发泡材料做保温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能源与住房一体化的自循环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支架(17)上还设置有避雷装置(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能源与住房一体化的自循环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支架(17)上一半安装太阳能集热管(2),一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377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真空双级超导快热型取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分子高频振荡热能成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