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换方法、系统、核心网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2614.0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2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柳;李文苡;陈洁;谢沛荣;龙彪;刘佳一凡;尹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3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孙玉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换 方法 系统 核心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切换方法、系统、核心网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领域。本公开的方法包括:核心网设备获取当前的终端状态信息、服务基站状态信息和邻基站状态信息;核心网设备根据终端状态信息、服务基站状态信息和邻基站状态信息生成切换参数;核心网设备将切换参数发送至终端和服务基站,以便终端基于切换参数进行切换。本公开中由核心网综合参考终端、服务基站和邻基站的状态动态生成切换参数,针对每个终端的不同情况,提供更个性化的移动性管理方式,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多网融合、多种终端共同存在、多种业务同时进行的发展趋势,提高了为终端提供的切换策略的合理性,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用户感知效果和网络运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切换方法、系统、核心网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未来5G网络中,终端的种类将极大增加,同时随着网络能力的增强,终端的业务种类也将爆炸性增长,每个终端和每种业务对移动性管理的需求可能完全不一样,单个终端进行的业务也会经常发生变化。因此,如何对终端进行移动性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成为5G标准化中重要的议题。
终端的切换方案是移动性管理中的关键部分。目前,终端的切换过程,是通过不同的切换事件中静态配置的切换参数,触发终端的测量和切换过程。
发明内容
发明人发现:目前的切换方案中基于静态配置的切换参数,对于未来5G网络中终端的业务和场景的复杂性,无法对每个终端提供合适的切换策略选择合适的服务小区,无法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为终端选择合适的服务小区进行切换,提高服务质量。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方法,包括:核心网设备获取当前的终端状态信息、服务基站状态信息和邻基站状态信息;核心网设备根据终端状态信息、服务基站状态信息和邻基站状态信息生成切换参数;核心网设备将切换参数发送至终端和服务基站,以便终端基于切换参数进行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获取当前的终端状态信息、服务基站状态信息和邻基站状态信息包括:核心网设备响应于终端、服务基站或邻基站的状态改变,获取当前的终端状态信息、服务基站状态信息和邻基站状态信息;或者,核心网设备周期性地获取当前的终端状态信息、服务基站状态信息和邻基站状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根据终端状态信息、服务基站状态信息和邻基站状态信息生成切换参数包括:核心网设备根据终端状态与服务基站状态的匹配度、以及终端状态与邻基站状态的匹配度,生成切换参数;其中,终端状态与服务基站状态的匹配度越高,生成的切换参数导致终端从服务基站切换至邻基站的概率越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状态信息包括:终端运行的业务种类;在终端运行多种业务的情况下,终端状态与服务基站状态的匹配度根据不同种类的业务与服务基站状态的匹配度以及不同种类业务的权重确定,终端状态与邻基站状态的匹配度根据不同种类的业务与邻基站状态的匹配度以及不同种类业务的权重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根据终端状态信息、服务基站状态信息和邻基站状态信息生成切换参数包括:核心网设备将终端状态信息、服务基站状态信息和邻基站状态信息输入预先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根据输出的切换概率,生成切换参数;其中,切换概率越高,生成的切换参数导致终端从服务基站切换至邻基站的概率越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状态信息包括:终端运行的业务种类、运动状态、设备状态中至少一项信息;服务基站状态信息包括:服务基站的负载信息、覆盖范围信息、容量信息中至少一项;邻基站状态信息包括:邻基站的负载信息、覆盖范围信息、容量信息中至少一项;负载信息包括:当前负载信息、预测下一时段的负载信息中至少一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26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