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化氢气体的吸收及其解吸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81529.2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7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谢传欣;王少猛;翟皓宇;程绚莺;周宇;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26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宋莲英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化氢气体 乙二醇溶液 氯化氢 解吸 吸收 乙二醇 预处理 应用 医药中间体 反应活性 合成工艺 耐压设备 吸收效率 储存 合成 农药 运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化氢气体的吸收及其解吸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氯化氢气体进行干燥;2)吸收阶段:将步骤1)所得的氯化氢气体通入乙二醇中,搅拌,得氯化氢乙二醇溶液;本发明还给出了上述氯化氢乙二醇溶液的解吸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氯化氢气体经过干燥之后,直接利用乙二醇进行吸收,吸收效率高,吸收后的氯化氢乙二醇溶液为液体,储存方便,无需耐压设备,运输容易,可以直接用于农药和医药中间体的合成,使用方便,并且,消除了合成工艺中水对反应过程的不利影响,反应活性高,选择性好;另外,氯化氢气体还可以从吸收后的氯化氢乙二醇溶液中解吸出来从而进行循环使用,避免了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氯化氢储存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氯化氢气体的吸收及其解吸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氯化氢气体是一种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在空气中氯化氢冒白烟,有刺激性气味,味酸,有腐蚀性;其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对储存设备产生腐蚀。目前,氯化氢气体通常是储存在钢瓶中,其需要高压装入钢瓶,钢瓶需要耐压耐腐蚀,这种储存方式很不方便,而且,运输安全隐患大。另外,工业上经过一定后处理后的氯化氢气体一般采用绝热吸收塔进行吸收,绝热吸收塔吸收氯化氢气体的缺点是吸收效率低,停车检修次数和设备更换频繁,分配器易受腐蚀,绝热吸收塔易出现淹塔、偏流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氯化氢气体的吸收及其解吸方法和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氯化氢储存和运输不方便、安全隐患大和吸收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氯化氢气体的吸收方法,其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氯化氢气体进行干燥,使氯化氢气体的含水率不超过1%;2)吸收阶段:将步骤1)所得的氯化氢气体通入乙二醇中,搅拌,得氯化氢乙二醇溶液。
本发明首先将氯化氢气体进行干燥,然后采用乙二醇对氯化氢气体进行吸收,使氯化氢气体溶解在乙二醇中,形成氯化氢乙二醇溶液,吸收效率高;这种储存在乙二醇中的氯化氢以液体形成存在,储存方便,一般的容器即可储存,无需耐压容器,对储存设备没有特殊要求;便于运输,运输安全;这种储存在乙二醇中的氯化氢可以直接进行使用,也可以经过解吸之后再进行使用,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避免了资源浪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1)中,氯化氢气体的纯度不低于30%。本发明可以吸收的氯化氢气体为多种,可以是氯化氢生产企业生产的氯化氢气体,也可以是已经储存在钢瓶中的氯化氢气体,还可以是相关企业尾气中排放的氯化氢气体,这些氯化氢属于原料氯化氢,这些氯化氢气体可以经过一定的除杂处理之后通过乙二醇吸收,也可以直接通过乙二醇吸收;这里氯化氢气体的纯度一般在30-95%,当纯度在80%时,吸收效率最大,吸收效益最高;这里氯化氢气体的纯度是指氯化氢气体占混合气体的质量浓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1)中,干燥所用的干燥剂为氯化钙、硅胶、四氯化硅、五氧化二磷或浓硫酸中的任意一种。氯化氢气体控制其纯度和含水率,从而得到一种无水氯化氢乙二醇溶液,这种无水氯化氢乙二醇溶液纯度高,不含水,解吸容易,不会形成共沸物。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2)中,搅拌速率为200-400r/min。不断搅拌乙二醇,使氯化氢气体吸收充分,所得氯化氢乙二醇溶液浓度均匀一致,进一步提高吸收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步骤2)中,氯化氢气体的流速为0.01-50L/min。控制氯化氢气体进入乙二醇的流速和乙二醇的用量可以提高吸收效率,保证氯化氢气体被充分吸收;当然,氯化氢气体经过乙二醇吸收之后,剩余的未及时吸收的氯化氢气体还可以通过吸收剂进行尾气回收,以避免造成环境污染,这里的吸收剂可以是水或碱性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15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