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气掺稀气举工艺参数优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8287.1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8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洋;刘宝增;曹畅;杨祖国;任波;刘磊;王雷;程仲富;高定祥;彭振华;范伟东;邢钰;秦飞;李勇;冯轶;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5 | 分类号: | E21B43/25;E21B43/12;G06F17/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掺稀气举 工艺 参数 优选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油气井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气掺稀气举工艺参数优选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井口注入压力的优化;2)油井混合产量的优化;3)将油井混合产量和油压与前期选井要求及现场实际工况对比,如符合现场要求,则可在这一注入气油比及注入压力条件下继续生产;如不符合现场要求,则继续设定不同的注入气油比,重新计算第1)和第2)阶段的各个步骤。本发明的天然气掺稀气举工艺参数优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超深层稠油气举掺稀工艺技术实施效果,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井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气掺稀气举工艺参数优选方法。
背景技术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是大型海相沉积碳酸盐岩油藏,储集体以缝洞为主,缝洞发育规模及形态不确定性大,非均质性极强。塔河油田稠油产量占比超过50%,稠油区块原油性质复杂,储层埋藏深度达5500-6700m。稠油在地层条件下粘度小,可以顺利流入井筒,但是从地层流入井筒后,随着温度压力降低,粘度不断增大,在3000米左右失去流动能力,需要采取井筒降粘工艺开采。在早期开发阶段,依靠掺稀降粘技术实现了塔河稠油的快速生产,但是随着稠油开发的深入,掺稀量逐渐增大,稀油供应压力越来越大。不同于国内外大部分稠油油藏,塔河稠油开发面临的主要难题在于井筒,而不是地层,降低井筒稠油的粘度是节约稀油的根本途径。因此,针对稠油井筒举升难题,通过注天然气气举工艺,实现井筒降粘将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约稀油解决方案。目前,稠油注天然气气举降掺稀工艺作为重要的井筒举升手段已经得到了推广应用,现场实施12井次,初显成效。但是,针对超深稠油油藏天然气气举降掺稀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国内外极少有报道,塔河油田超深稠油油藏天然气气举降掺稀技术在一系列的研究与现场应用中初步取得了成效,但由于地质认识上不完善、稠油粘度大及相关地面配套复杂等难点,未形成系统的工艺参数优选方法,导致试验井效果差异较大,缺乏明确的指导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天然气掺稀气举工艺参数优选方法。
具体地,本发明的一种天然气掺稀气举工艺参数优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井口注入压力的优化
(11)以当前掺稀量Q0为依据,设计注入气油比Vg/o;
(12)根据式(1)计算气油混合密度ρg+o,
其中,ho为气举深度,m;Vh为环空体积,m3;mo为稀油质量,kg;mg为天然气的质量,kg,ρo为稀油密度,kg/m3,ρg为天然气密度,kg/m3,Q0为当前掺稀量,m3;
(13)根据式(2)计算环空静液柱压力Hh,
(14)将得到的环空静液柱压力Hh代入式(3),得到优化后的井口注入压力Po,
Po=Pf-Hh+fh 式(3)
其中,Pf为注气深度点流压,MPa;fh为油套环空摩阻,MPa;
2)油井混合产量的优化
(21)根据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经验公式(4),结合前期油井在单一工作制度自喷生产期的生产数据,计算常数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82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