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真菌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8140.2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7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谭正怀;袁崇均;唐大轩;罗森;熊静悦;陈帅;刘琪;张秀;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P17/00;A61P31/1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龚海月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真菌 皮肤病 中药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真菌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以花椒和/或藤椒、苦参及藜芦为有效药用成分,与药物中能够接受的辅助添加成分共同组成。各成分的比例以花椒和/或藤椒、苦参及藜芦的原生药按重量份计为(0.01‑1.0):(1.0‑5.0):(0.3‑3)。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真菌性皮肤病、特别是皮肤癣菌引起的皮肤病的防治上,能产生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真菌性皮肤病、特别是皮肤癣菌引起的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皮肤真菌病是皮肤科常见的一大类由真菌侵及皮肤、甲板及毛发引起的皮肤感染性疾病,不仅发病率高,复发率也居高不下。真菌性皮肤病主要由三大类亲人性病原真菌所致,包括皮肤癣菌病、皮肤马拉色菌相关疾病和皮肤念珠菌病。由环境真菌(包括室内真菌和室外真菌)引起的皮肤真菌病则主要累及皮肤深层和(或)皮下组织,形成真菌性肉芽肿。
皮肤癣菌为一种亲角质蛋白的丝状真菌,绝大多数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这是一种典型的亲人性癣菌,只在人际间传播和感染,其发病有很高的家庭聚集性。马拉色菌是一种嗜脂性酵母,几乎在所有健康人皮肤的皮脂溢出区均可分离到,主要引起的感染为花斑糠疹。念珠菌更是一种最为重要的医学真菌,能引起从浅至深的几乎所有组织的广谱病变,不仅是许多健康人体内如口咽、食管、肠道、阴道等部位粘膜上的定植菌,还是一种宿主免疫力正常与否的“指示菌”。
近十余年皮肤真菌病的治疗无论是药物还是方法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目前对真菌性皮肤病的治疗仍然以西药为主,包括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氟康唑,然而由于这些药物对肝脏等器官的严重毒副作用,导致中断治疗使其疗程不够引起复发率异常高,疗程不足造成感染部位的真菌未被杀灭,皮损周边的真菌也未受影响,因此一旦治疗提前结束,真菌就会卷土重来。而目前,市场基本无能有效防治该类疾病的中成药,因此,现在临床上急需能有效防治该病的、毒性低或无毒性的新药上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将提供一种经试验证实在防治皮肤真菌病中具有积极和可靠效果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真菌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以花椒和/或藤椒、苦参及藜芦为有效药用成分,与药物中能够接受的辅助添加成分共同组成。
所述的防治真菌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以花椒和/或藤椒、苦参及藜芦的原生药材或提取物为有效药用成分,各成分的比例以花椒和/或藤椒、苦参及藜芦的原生药按重量份计为(0.01-1.0):(1.0-5.0):(0.3-3)。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花椒和/或藤椒、苦参及藜芦的原生药的质量比可以是(0.025-0.5):(1-3.5):(0.5-2.5)。在制备中药组合物时,可以用花椒与苦参、藜芦为有效成分,也可用藤椒与苦参、藜芦为有效成分,或者以花椒、藤椒与苦参、藜芦为有效成分,当将花椒、藤椒合用,计量有效成分的比例时,二者作为同一有效成分进行计量。
所述的防治真菌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其花椒的提取物是直接压榨获得的提取物,或者是利用植物油提取获得的提取物,或者是利用乙醇提取获得的提取物。所述乙醇可以是体积含量为0-100%的乙醇溶液。
所述的防治真菌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其藤椒的提取物是直接压榨获得的提取物,或者是利用植物油提取获得的提取物,或者是利用乙醇提取获得的提取物。所述乙醇可以是体积含量为0-100%的乙醇溶液。
所述的防治真菌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其花椒的提取物中花椒麻味物质的质量含量大于或等于0.01%。所述花椒麻味物质包括山椒素及其由烷基不饱和度差异或碳链氧化引起结构变化的酰胺类同系物。
所述的防治真菌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其苦参的提取物中苦参总生物碱的质量含量大于或等于5.0%。苦参提取物可以是苦参的乙醇提取物。所述乙醇可以是体积含量为0-100%的乙醇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未经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81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