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无机隔热保温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5048.0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7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吕多军;董会娜;杨红霞;吴恒;姚栋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0/02 | 分类号: | C04B30/02;C04B111/28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张智伟 |
地址: | 45126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无机 隔热 保温 阻燃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隔热保温阻燃材料领域,公开一种新型无机隔热保温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份计,由下述各原料制成:不饱和树脂2~20份、引发剂0.02~0.05份、偶联剂0.5~5份、纤维材料20~50份、空心玻璃微珠100份。本发明制备的新型无机隔热保温阻燃材料在具有隔热保温阻燃特性的基础上还保证了良好的力学性能;相比传统的有机隔热保温阻燃材料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即更低的密度和良好抗压特性;相比于气凝胶等无机保温隔热材料在保证了优异隔热保温特性的基础上有效地减少了颗粒物易脱落的困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隔热保温阻燃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无机隔热保温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石油化工、船舶等产业的快速发展,质轻、防火、低毒的材料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在建筑行业中,保温材料已在一大批国家及地方重点工程中应用于中央空调系统,节约了大量能源,同时弥补了传统保温材料耐久性、环保和防火等方面的不足;石油化工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需大量的各种管道支撑起一系列工艺过程,为了满足生产要求、节约能源、改善劳动条件,工艺管道都需要进行隔热处理。石油化工行业使用的传统保温材料如保温石棉和珍珠岩等在耐候性、耐腐蚀、环保、防火等方面大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运输行业也需要大量的绝热保温材料。由于海上救助能力差,防火性能优越的隔热保温材料可满足大型远洋集装箱需要的隔热保温效果,也可作为客货轮船舱壁的保温填充材料和城市客车车顶的隔热保温材料。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行业对保温材料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目前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隔热保温阻燃材料主要为有机泡沫阻燃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聚氯乙烯泡沫、聚氨酯泡沫等,其耐热温度低,燃烧后放出大量热量,产生大量烟毒气,既造成环境污染,也成为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之一。酚醛泡沫塑料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泡沫塑料,以其绝热隔热、隔音、高温性能稳定等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但是其存在制备过程复杂、周期长且制备原料有毒污染环境等问题。无机保温材料中,气凝胶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材料,其虽然可以满足行业内的要求,但是其存在成本较高、使用过程中掉粉等现象,限制其大规模应用。因此,探索寻找一种新型的隔热保温阻燃材料是目前行业发展的必然追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无机隔热保温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无机隔热保温阻燃材料,以重量份计,由下述各原料制成:
不饱和树脂2~20份、引发剂0.02~0.05份、偶联剂0.5~5份、纤维材料20~50份、空心玻璃微珠100份。
较好地,所述不饱和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191#、不饱和聚酯树脂197#、乙烯基树脂MFE-2、乙烯基树脂VER-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较好地,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甲乙酮及环烷酸钴、BPO、AIBN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较好地,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较好地,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密度为0.15~0.60 g/cm3。
较好地,所述纤维材料为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按照所述重量份,将不饱和树脂、引发剂、偶联剂、纤维材料、空心玻璃微珠在可密封容器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浆料;
(2)、将可密封容器密封后,按先20~30 ℃保温1~3 h、再40~50 ℃保温2~4 h的固化工艺进行固化;
(3)、固化完成后进行脱模,将得到的材料进行热处理,即得新型无机隔热保温阻燃材料。
较好地,热处理的温度为600~700 ℃、时间为0.5~2 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50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