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驱动型印胶植绒轨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4854.6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3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明;陈振;徐巧;梅顺齐;姬巧玲;肖人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B41F15/12 | 分类号: | B41F15/12;B41F15/18;B41F15/44;B41F15/36;B05C1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型印胶植绒 轨道 系统 | ||
一种内驱动型印胶植绒轨道系统,包括传动轨道及沿其依次排布为前后衔接的铺布工位、印离型剂工位、印胶上工位、印胶下工位、植绒工位、收布工位;印离型剂工位、印胶上工位所在的前直线轨侧,以及印胶下工位、植绒工位所在的后直线轨侧的内侧设置有与其相平行的台板驱动装置,每个工位都包括至少一个台板,印胶上、下工位中台板的正上方设置有网框,网框的左右两侧连接有网框纵向调整装置,网框的正上方设置有与刮刀座板相连接的甲、乙刮刀,刮刀座板的顶部与横、纵向位移装置相连接。本设计不仅工序简易、工作效率较高、台板传动的准确性较好、能够与连杆形成合力,而且印刷质量较好、印刷效率较高、可调性较强、应用范围较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织物上进行印胶、植绒的设备,属于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驱动型印胶植绒轨道系统,具体适用于简化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织物上进行印胶、植绒的设备多对待处理的织物先进行印胶,再进行植绒,印胶、植绒操作不断进行,其中,印胶操作多采用丝网印花工序,但现有技术中的丝网印花工序较为复杂,工位较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现有技术一般将丝网印花工序中的传动轨道设置成椭圆轨道或圆形轨道,其中,圆形轨道驱动简单,但工位固定,不能随意添加,椭圆轨道驱动则较为复杂,但工位灵活,可根据需要在直线段添加工位。现有的椭圆轨道的传动多采用链传动方式,将各印花台板连接在链条上,由于链条的柔性,这种传动方式精度不高,使得后续的印花不准确。
申请公布号为CN104553270A,申请公布日为2015年4月29日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丝网印花8字形轨道装置,其包括有支承印花台板的内外双轨道,相邻两印花台板之间通过连杆铰接,印花台板与内轨道、外轨道之间均设有轴承,所述内外轨道由直线段轨道、过渡圆弧轨道和圆弧轨道组成,圆弧轨道的半径大于直线段轨道内切圆的半径,过渡内轨道的半径大于过渡外轨道半径,印花台板从直线经过过渡圆弧轨道时,与内轨道和外轨道配合的轴承间距保持不变。虽然该设计通过连杆对相邻的台板进行连接,以克服链条柔性所造成的晃动,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
首先,该设计中沿内外双轨道滑动的都为印花台板,这导致该设计只能进行印胶操作,或在一块台板上同时进行印胶、植绒操作,没有将印胶与其余操作相分离,不仅工序复杂,而且容易出现故障,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其次,台板传动所依赖的驱动装置独立于连杆之外,并不能与连杆形成合力的整体,不仅难以确保所有台板传动的准确性,而且不能完全发挥连杆的联动效果。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序复杂、工作效率较低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工序简易、工作效率较高的内驱动型印胶植绒轨道系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内驱动型印胶植绒轨道系统,包括传动轨道及其上设置的铺布工位、印弹力胶工位、植绒工位与收布工位,所述传动轨道为封闭的环状结构,所述铺布工位、印弹力胶工位、植绒工位、收布工位都包括至少一个台板,所有台板的底部都与传动轨道的顶部进行滑动配合,且相邻的台板之间通过连杆相连接;
所述轨道系统还包括印离型剂工位与至少一个台板驱动装置,所述印弹力胶工位包括印胶上工位与印胶下工位,所述印离型剂工位、印胶上工位、印胶下工位都包括至少一个台板,所述铺布工位、印离型剂工位、印胶上工位、印胶下工位、植绒工位、收布工位沿传动轨道依次排布为前后衔接的环状结构,印离型剂工位、印胶上工位居于传动轨道的前直线轨侧,印胶下工位、植绒工位居于传动轨道的后直线轨侧,台板驱动装置沿前直线轨侧或后直线轨侧的内侧边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台板驱动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一个近前直线轨侧的左端设置,另一个沿后直线轨侧的右端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48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丝印机
- 下一篇:自动对位丝印机及对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