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涤纶织物染色牢度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3627.1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8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南美凯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44 | 分类号: | D06P1/44;D06P1/651;D06P1/653;D06P1/667;D06P1/673;D06P3/52;D06P5/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宋宇晴 |
地址: | 236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涤纶织物 染色牢度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 预处理 涤纶织物表面 等离子处理 超声处理 服饰加工 改性处理 活性处理 染料分子 亲和性 配制 清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涤纶织物染色牢度的处理方法,涉及服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2)等离子处理;(3)配制活性处理液;(4)改性处理;(5)超声处理;(6)清洗;本发明通过对涤纶织物进行表面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能够显著的改善涤纶织物表面的亲和性,促进涤纶织物与染料分子相结合,从而提高染色牢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涤纶织物染色牢度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出口额占全球出口贸易的四分之一以上。纺织面料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涤纶是一种生产工艺简单,间隔便宜的合成纤维,具有结实耐用,弹性好、不容易变形、耐腐蚀、绝缘等优点,为人们所广泛喜爱。
但是,涤纶织物经过染色后,由于涤纶织物表面对染料分子亲和性较低,织物上的染料分子容易迁移到纤维表面,造成染色牢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涤纶织物染色牢度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涤纶织物染色牢度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涤纶织物采用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在55℃下浸泡30-40min,然后过滤,烘干至恒重;
(2)等离子处理:采用冷等离子体处理器,先抽真空,使处理环境的初始气压为真空压力为0.05MPa,再通入氮气,然后进行放电处理,处理时间为30-35min;
(3)配制活性处理液:将纳米二氧化硅按60-80g:280mL的比例均匀分散到偶联剂溶液中,在52-58℃下,以1000r/min转速搅拌1.5小时,然后进行抽滤,采用去离子水进行清洗,烘干至恒重,再将处理后的纳米二氧化硅均匀分散到质量分数为5.3-5.5%的马来酸盐溶液中,纳米二氧化硅与马来酸钠溶液质量比为1:20,得到活性处理液;
(4)改性处理:将步骤(1)处理后的涤纶织物与活性处理液按120-150g:500mL比例混合,水浴加热至40℃,然后保温35min,得到涤纶织物混合液,向涤纶织物混合液中添加涤纶织物质量12%的车轴草叶粉,以800r/min转速搅拌均匀后,调节涤纶织物混合液pH至6.5,然后向涤纶织物混合液中添加其质量5%的复合酶,以180r/min转速搅拌8小时,然后进行过滤;
(5)超声处理:将上述过滤得到的涤纶织物采用质量分数为0.3-0.5%的2-羟基膦醯基乙酸溶液在常温下浸泡10min,然后再进行超声处理3min,然后过滤;
(6)清洗:将过滤后的涤纶织物依次采用质量分数为30%的乙醇溶液和去离子水进行浸泡8-10min,然后自然沥干后。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等离子处理温度不低于5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偶联剂溶液为质量分数为11.8%的钛酸酯偶联剂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马来酸盐溶液为马来酸钠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车轴草叶粉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南美凯服饰有限公司,未经阜南美凯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3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