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碾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3095.1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6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岳光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鱼台县三高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B3/04 | 分类号: | B02B3/04;B02B7/00 |
代理公司: | 济宁汇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4 | 代理人: | 徐国印 |
地址: | 272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碾米机 | ||
本发明属于粮食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碾米机,包括底座、第一碾米桶和第一电机,第一碾米桶和第一电机均设置在底座上,第一碾米桶卧式设置,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一碾米桶的筒壁伸入到第一碾米桶内,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一碾米辊,第一碾米辊位于第一碾米桶的内部,第一碾米桶的下部设有筛网,底座上固定设有第二碾米桶、第二电机和倾斜的运输通道,运输通道的一端位于筛网的下方,运输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二碾米桶连通,第二碾米桶卧式设置,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同轴设有转动轴,转动轴贯穿第二碾米桶的两个侧壁,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二碾米辊,第二碾米辊呈中空的网状的筒形结构。解决大米需要多次碾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粮食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碾米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稻谷的碾米装置均存在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碾出的大米中多多少少总有一些没有脱壳的稻谷。为了碾净极少量的没有脱壳的稻谷,人们不得不把碾出的参杂有稻谷的大米全部返回碾米装置进行二次碾米,费工、费时、耗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的口感、味道、营养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尤其是食品的营养价值。大米是我国粮食种植最广泛的食品之一,一般会经过清理、砻谷和碾米三个工序,其中米粒碾磨度在2%-6%的米粒被称作轻碾米,营养价值较高,且碾磨度在5%左右的米粒口感好、营养高,易被消费者接受。但由于轻碾米的碾磨度较低,且有部分米还沾有稻谷等,所以需要每次碾米完成后,还要将带有稻谷的米筛选出来再次进行碾磨。
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104511338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碾米装置及其碾米方法,碾米装置包括电控装置、设置于碾米腔室内的由动力源驱动的传动螺杆、螺接于传动螺杆上的螺母、位于螺母下方的稻谷压块、碾刀和筛网,螺母与稻谷压块之间设有弹簧和导杆,导杆的下端与稻谷压块连接、导杆的上部滑动穿设于螺母上的导孔内、且导杆上端设有止脱挡块。碾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碾米;步骤二:释放空间;步骤三:换位;步骤四:继续碾米;步骤五:碾米完成。该发明能将卡在碾米腔室某个死角处无法碾到的稻谷换位到能够碾压的位置,无需重复碾压已经脱壳的大米,就能够使碾出来的米中不会混杂稻谷,一次碾净。
上述方案中,只对大米进行一次碾磨,碾磨效果不好,碾磨度较低,导致米粒的口感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碾米机,以解决大米需要多次碾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碾米机,包括底座、第一碾米桶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碾米桶和第一电机均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一碾米桶卧式设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一碾米桶的筒壁伸入到第一碾米桶内,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一碾米辊,所述第一碾米辊位于第一碾米桶的内部,所述第一碾米桶的下部设有筛网,所述底座上固定设有第二碾米桶、第二电机和倾斜的运输通道,所述运输通道较高的一端位于筛网的下方,运输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二碾米桶连通,所述第二碾米桶卧式设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同轴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第二碾米桶的两个侧壁,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二碾米辊,所述第二碾米辊呈中空的网状的筒形结构。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第一电机带动第一碾米辊转动,第一碾米辊将大米碾磨一次,碾磨完成后的大米才能够通过筛网掉落在运输通道中,由于运输通道倾斜设置,所以大米能够通过运输通道落到第二碾米桶中。第二电机带动第二碾米辊转动,第二碾米辊将大米再次碾磨,由于第二碾米辊呈中空的网状的筒形结构,所以第二碾米辊碾磨后的大米能够穿过第二碾米辊的网隙进入到第二碾米辊的内部。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方案中设有第一碾米辊和第二碾米辊,所以大米能够进行两次碾磨,保证了大米的碾磨度,生产出来的米粒口感更好。2.第一碾米桶的底部设有筛网,所以碾磨完成后的大米才能通过筛网继而运输到第二碾米桶中。所以本方案实现了连续地二次碾磨,工作效率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鱼台县三高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鱼台县三高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30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种子加工用外壳破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米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