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建筑物的造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2048.5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1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钟伟;蔡雪松;张琳;余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千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30;A01G2/38;A01G17/0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俊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株 建筑物 骨架模具 种植物 造型 细枝 剪除 便于运输 粗细均匀 经济实用 快速培育 完整植物 园林造型 运输过程 嫩芽 截断 栽种 捆绑 报废 编织 筛选 重复 培育 死亡 制造 | ||
本发明属于园林造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植物建筑物的造型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制造骨架模具并固定;S2.选取适宜的植株并栽种;S3.将植株截断,并对断面进行处理,对断面长出的嫩芽进行筛选及剪除;S4.重复步骤S3,使得断面上形成多条粗细均匀的细枝;S5.将相邻植株的细枝沿着骨架模具编织捆绑即可完整植物建筑物的造型。本发明使得整体成形时间短,商业化程度高,便于批量快速培育,便于运输及培育,避免运输过程中造成损坏,同时避免一个植株死亡造成整个建筑物报废,经济实用,适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园林造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建筑物的造型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提倡生态优先,植物造景为主。根据《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和《公园设计规范》CJJ48-1992要求,在公园绿地和城市绿地建设中,提倡以创造优美的绿色自然环境为基本任务,严格控制建筑比例,公园内的建筑比例不得超过3%,在城市绿地内建筑占用地面积不得超过2%。随着城市生态建设和园林绿化景观化的要求,对园林植物艺术造景的需求越来越多。
植物建筑物具有以植物构成建筑并具有建筑物的功能,是园林植物立体景观的一个奇观,是园林技术人员通过精心构思,采用整形修剪、搭架造型等栽培管理措施,创造出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并且具有实用性的植物景观,在当今提倡生态优先和植物造景的城市园林绿化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传统的植物建筑物通常就地取材,从小开始培养,需要多年至几十年的培养才能够成形,要求时间长;其次在选好的绿地内栽植造型用的苗木从小开始培育,经多年植物生长到一定体量后,开始绑扎造型,修剪整形,一般需要多年的培育后,形成某种植物艺术造型,效率低下数量少,无法实现商业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商业化植物建筑物、培育周期短的植物建筑物的造型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植物建筑物的造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造建筑物的骨架模具,然后将制造好的骨架模具的下端固定于预先规划的种植区域;
S2.选取4个以上适宜的植株作为建筑物的柱子,按照骨架模具的位置进行排布栽种;
S3.在适宜的高度将植株截断,并对断面进行封口处理,在断面长出若干嫩芽后,对嫩芽进行筛选,保留适宜的嫩芽,其余剪除;
S4.重复步骤S3,使得断面上形成多条粗细均匀的细枝;
S5.将相邻植株的细枝沿着骨架模具编织捆绑,使得4个以上植株的细枝最终成长为建筑物的顶部,由此即可完整植物建筑物的造型。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S1中,所述的骨架模具由若干个支架可拆卸连接组成;当建筑物需要2个以上的内部空间时,所述的骨架模具的数量为2个以上且分隔固定;种植区域为地势平坦、具有灌溉条件的苗圃地,在栽种植株前,对种植区域进行深犁、消毒、杀虫及除草处理,然后挖与骨架模具的位置对应的树坑。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S5中,当骨架模具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相邻的骨架模具通过隔板分隔。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S2中,选取的4个以上的植株直径与高度均等且无病虫害,其高度为2-5米,其直径为10-20㎝。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S3中,将植株截断后的处理步骤如下:
S301.在断面喷洒生长剂,然后使用薄膜覆盖断面,完成对断面的封口处理;
S304.6月到9月期间,多次对断面长出的若干嫩芽进行筛选,每次保留新长出的长势良好且大小相当的2片以上的嫩芽,其余的剪除;
S305.对之前长出的嫩芽进行修剪并去除顶端优势,促进各个嫩芽均衡生长,期间定期喷洒生长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千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千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20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