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资源、时隙格式配置、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0415.8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0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倪吉庆;周伟;邵泽才;边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46 | 分类号: | H04W72/0446;H04W72/2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3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 格式 配置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资源、时隙格式配置、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资源配置方法包括:向UE发送资源配置信令;指示所述UE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令,将每个周期对应的资源配置为用于数据传输的开启资源和停止数据传输的关断资源,其中所述开启资源对应第一时长,所述关断资源对应第二时长,且所述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相同或者不同。在本发明中,通过将传输资源划分为帧级别的传输周期,并将每个帧级别周期设置为开启资源与关断资源,可使得该基站覆盖范围内的小区及接入小区的UE,能够对自身的关断状态与开启状态进行自动切换,在达到节能目的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数据传输,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资源、时隙格式配置、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当今,节能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电信行业作为高能耗的行业,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其中,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为了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节能,现有技术中较为常用方法包括:
由基站根据数据传输量来决策小区的开启或关断,即当某一小区在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传输量低于预设值时,则会发送节能激活指令,使该小区关闭进入节能状态,只有当该小区的数据传输量高于预设值时,才会发送节能去激活指令,使该小区进入开启状态。因此采用现有的节能方法时,只能是小区级长周期的开启和配置,如果某小区一直处于休眠状态,且有用户需要数据调度时,则会造成用户的体验下降。
现有技术中在对用于数据传输的无线帧中的时隙进行半静态配置时,常采用如图1所示方法,比如当前无线帧中包括10个时隙,将前两个时隙即第0个和第1号时隙配置为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下行时隙,将后两个时隙即第8个和第9个时隙配置为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上行时隙,中间6个时隙配置为灵活时隙。其中,上行时隙与下行时隙均为半静态配置的固定时隙,而现有技术在基于动态信令对无线帧进行动态配置时,只能够对灵活时隙进行修改,不能对固定时隙进行修改;且在实际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基站需要监测每个固定时隙是否存在待传输数据,所以会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资源、时隙格式配置、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因传输资源配置不合理,而导致的用户体验差、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UE发送资源配置信令;
指示所述UE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令,将每个周期对应的资源配置为用于数据传输的开启资源和停止数据传输的关断资源,其中所述开启资源对应第一时长,所述关断资源对应第二时长,且所述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相同或者不同。
通过基站向UE发送资源配置信息,并指示UE将每个周期对应的资源配置为用于传输的开启资源和停止数据传输的关断资源,可使得在每个周期内,处于该基站覆盖范围内的小区及接入小区的UE部分时间处于开启状态,部分时间处于关断状态,因此无需基站发送节能激活指令和节能去激活指令,就能够实现小区及UE对自身的开启状态与关断状态进行自动切换,减少资源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另由于开启资源对应第一时长与关断资源对应第二时长均为毫秒级,而每个周期都是帧级别的传输周期,因此还可以避免对突发业务造成影响,保证数据传输,提升用户体验度。
具体地,所述向UE发送资源配置信令包括:
由基站向所述UE发送剩余关键系统信息RMSI半静态配置信令;或,
由所述基站的主服务小区向所述UE发送所述UE当前接入的辅服务小区的配置信息;或,
由基站向所述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04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