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沙漠保水有机肥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0015.7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9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罗富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富均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水有机肥 沙漠地区 沙漠 沙漠治理 透气阻水材料 肥效 肥料供应 缓慢释放 沙漠绿化 重量份比 芭蕉树 滴灌带 甘蔗渣 高渗透 甜菜渣 玉米秆 种植坑 有机肥 猪粪 制备 蒸发 配方 肥料 灌溉 节水 种植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沙漠保水有机肥,按重量份比计配方为:甘蔗渣5份‑15份,甜菜渣40份‑60份,芭蕉树8份‑12份,玉米秆10份‑30份,猪粪9份‑11份。本发明的沙漠保水有机肥,能够解决沙漠地区高蒸发和高渗透的问题,使得水分涵养在有机肥中,和肥料一起缓慢释放给植物,既能提高肥效,也能改善沙漠地区干燥的环境,在灌溉困难的地区取消滴灌带在种植坑中围入透气阻水材料既能长期保持植物水分和肥料供应,节水超高70%,种植成本降低20%左右,加快沙漠绿化速度,提高沙漠治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漠保水有机肥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投资中的比例约占50%,但是 我国肥料的利用率却只有30%,由此造成经济能源上的巨大浪费以及引发了各 种环境问题。
干旱缺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加速土地荒漠化的另一重要因素,提高农 田水分利用率成为我国农业的中心任务之一。农用保水剂具有抗旱保水、保温、 缓释增效、改善土壤结构等作用,可以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饱和含水 量、减少可淋溶性养分的淋溶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可以降低土壤容重、 改善土壤结构和水热状况。保水剂虽然具有超强的吸水保水作用,但不具有肥 料养分,而养分则是农作物生产和植被生长必须的营养条件,同时,保水剂和 肥料分别施用费工费时,也不利于水肥交互作用和水肥效应的发挥。因此缓控 释肥料成为未来农业肥料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研究使用的高分子包膜肥料虽 然具有缓控释肥效果。但是成本高昂,需要专门的高分子材料对肥料和水分进 行加工才能获得缓释效果,高分子材料对作物生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缓释肥料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还能减少施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果能够 不使用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包膜就可以获得缓释效果,将能极大的提高肥料利用 效率,减少土壤后期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未见缓释效果需要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包膜才能实现,虽然能提高 肥料利用效率和保存水分但是成本很高而且制备工艺复杂,引入的高分子材料 降解慢的技术现状,本发明旨在于提供一种沙漠保水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使 用方法,利用常见的甘蔗渣、甜菜渣、芭蕉树、玉米秸秆和猪粪就能实现水分 的保存,利用不同肥料吸水特性和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渗透压形成水分和肥料的 缓释效果,显著提升微生物复合液肥活性的突出实用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沙漠保水有机肥,按重量份比计配方为:甘蔗渣5份-15 份,甜菜渣40份-60份,芭蕉树8份-12份,玉米秆10份-30份,猪粪9份-11 份。
优选的,本发明中沙漠保水有机肥按重量份比计配方为:甘蔗渣8份-12份, 甜菜渣45份-55份,芭蕉树9份-11份,玉米秆18份-22份,猪粪10份。
更加优选的,本发明中沙漠保水有机肥按重量份比计配方为:甘蔗渣10份, 甜菜渣50份,芭蕉树10份,玉米秆20份,猪粪10份。
本发明沙漠保水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猪粪平均分成两份,一份直接备用;另外一份加入到甘蔗渣中混合 均匀,对混合好的甘蔗渣喷水后加入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和酵母菌腐熟。
(2)将收集的甜菜渣加入40%的EM菌剂搅拌均匀,密封,常温下进行无 氧发酵20-25天,期间每隔2-3天翻堆一次。
(3)将玉米秸秆和芭蕉树木屑混合后分成两份,两份重量比为1:2,大份 初步粉碎成渣,加入5wt%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振荡8-10h,球磨10-15min成匀浆, 离心去除上层絮状物,将底层木质部分用水冲洗掉氢氧化钠,烘干成粉剂;小 份粉碎成1cm-10cm长的细条。
(4)将三个步骤制备的材料分别收集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富均,未经罗富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00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