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专用注射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7203.4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4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乐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M25/01;A61M2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430022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管 注射腔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防倒流装置 导流槽 导丝腔 气腔 通透 导管内壁 等长设置 封闭导管 刚性导丝 给药装置 连接导管 末端封闭 内部设置 柔性软管 肺泡 盖帽 留置 内凹 腔体 伸出 延伸 |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专用注射管,该注射管为柔性软管,内部与注射管等长设置三个腔体,包括导丝腔、气腔和注射腔,导丝腔末端封闭、内部设置刚性导丝;气腔两头通透,注射腔末端通透、留置端连接导管伸出注射管并设置盖帽封闭导管,注射腔内设置防倒流装置;导管内壁设置内凹的导流槽,导流槽延伸至注射腔内的防倒流装置上方。本发明可解决现有给药装置到达肺泡的时间过长、药液容易浪费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注射器材领域,具体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专用注射管。
背景技术
传统的早产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给药方式为头皮针注射。治愈率高,治愈患儿给药后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高于用药前,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二氧化碳总量、实际碳酸氢盐低于用药前。采用4、5号头皮针沿气管导管外侧壁直接刺入给药方式是一个密闭式的操作过程,药液缓慢均匀滴入,患儿各项生理指标稳定,疗效较好。
然而,由于药液到达肺泡后才能产生作用,注射之后到达肺泡血管需要一定时间。药液价格较高,不当的给药方式容易造成药液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专用注射管,可以解决现有给药方式到达肺泡的时间过长、药液容易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专用注射管,该注射管为柔性软管,内部与所述注射管等长设置三个腔体,包括导丝腔、气腔和注射腔,所述导丝腔末端封闭、内部设置刚性导丝;所述气腔两头通透,所述注射腔末端通透、留置端连接导管伸出所述注射管并设置盖帽封闭所述导管,所述注射腔内设置防倒流装置;所述导管6内壁设置内凹的导流槽601,所述导流槽601延伸至注射腔4内的防倒流装置7上方。
优选地,所述导流槽601的宽度从上至下减小,所述导流槽的两个侧面为向槽内弯曲的曲面;所述导流槽601设置为多个。
优选地,所述防倒流装置设置在注射腔的末段内,为沿所述注射腔内壁一圈设置的开口向上收缩的喇叭形装置。
优选地,所述导丝腔、气腔和注射腔为在所述注射管内设置的圆柱腔体。
优选地,所述导丝腔在端头设置X射线识别标志。
优选地,所述盖帽与导管扣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盖帽通过连接片与导管连接,所述连接片为L形;所述连接片为柔性材料。
本发明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
1)将药液直接注射入肺泡位置,速度较快;节省用药;
2)设置导流槽可使药液沿导流槽下落,且由于导流槽上宽下窄,药液在重力作用下会在导流槽内聚集、加速流入防倒流装置中,进而落入作用位置;
3)导丝便于引导注射管进入人体,封闭的导丝腔可防止导丝损伤人体;
4)到达肺泡位置后,开始给药,取下盖帽,注射入药液,气腔可以防止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注射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注射管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A-A位置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位置放大图;
图5是导管内的导流槽结构示意图。
附图编号:1-注射管,2-导丝腔,3-气腔,4-注射腔,5-导丝,6-导管,601-导流槽,7-盖帽,8-防倒流装置,9-X射线识别标志,10-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72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