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清洗加工化工包装容器的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67114.X | 申请日: | 201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7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龙;朱学诗;朱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巴诗克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9/08 | 分类号: | B08B9/08;B08B1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2 | 代理人: | 毛碧娟 |
| 地址: | 21151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洗 油漆 乳化液 送入 包装容器 化工包装 整形 活性炭吸附装置 热水清洗工序 溶剂清洗工序 避免污染 产品成品 工艺操作 清水清洗 清洗效果 热水清洗 有机废气 有机溶剂 变形的 残液 充气 加工 倾倒 自动化 分类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清洗加工化工包装容器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包装容器中的残液倾倒出来,然后将清理后的包装容器分类,分别为有机溶剂类容器、乳化液类容器和油漆类容器;将变形的容器挑选出来,进行充气整形;将整形后的乳化液类容器和油漆类容器均送入热水清洗工序中进行清洗;将用热水清洗后的油漆类容器送入溶剂清洗工序中进行清洗;采用清水清洗乳化液类容器和油漆类容器的外部,清洗完成后即得产品成品桶;有机废气送入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本发明的工艺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清洗效果好,可以有效避免污染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清洗加工化工包装容器的工艺。
背景技术
化工包装容器装运的货物主要以溶剂和废油为主,目前大多是直接使用热水对化工包装容器进行清洗,原有的清洗方式采用人工清洗,清洗工段产污节点难以控制,车间地面油污较重,能耗较高,并且最终的清洗效果并不理想,在倒残、整形、桶的内部清洗时会产生有机性挥发气体、废活性炭、倒残废液、残渣和清洗废水,如果对这些废气、废渣和废水的处理不好的话,会给环境来很大的影响,也会给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鉴于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清洗加工化工包装容器的工艺做出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清洗加工化工包装容器的工艺,工艺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清洗效果好,可以有效避免污染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高效清洗加工化工包装容器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清理、分类:将包装容器中的残液倾倒出来,倾倒的过程中会产生有机废气G1和倒残废液,然后将清理后的包装容器分类,分别为有机溶剂类容器、乳化液类容器和油漆类容器;
S2、自动整形:将有机溶剂类容器、乳化液类容器和油漆类容器中变形的容器挑选出来,使用整形机进行充气整形,在整形过程中会产生有机废气G2,整形后的有机溶剂类容器即为产品成品桶;
S3、自动热水清洗:将整形后的乳化液类容器和油漆类容器均送入热水清洗工序中,向容器内输送入热水,将容器密封并用转洗机进行旋转清洗,清洗过程中会产生有机废气G3;
S4、自动溶剂清洗:将用热水清洗后的油漆类容器送入溶剂清洗工序中,向容器内输送入溶剂,将容器密封并用转洗机进行旋转清洗,清洗过程中会产生有机废气G4,清洗完成后收集溶剂并循环使用;
S5、外部清洗:采用清水清洗已清洗好内部的乳化液类容器和油漆类容器的外部,清洗完成后即得产品成品桶;
S6、活性炭吸附处理:将有机废气G1、G2、G3和G4经负压集气罩收集后,由抽风系统送入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处理后的气体经15m高的排气筒排放。
优选地,前述步骤S6中,活性炭吸附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进入再生工序,包括如下处理步骤:a、使用清水冲洗废活性炭2~3遍,然后将废活性炭浸泡于加入吸收剂的反应釜中,将反应釜温度调至55~65℃,搅拌0.5~1.5h,取出,并用清水洗净;b、将废活性炭放置于活化炉中,将炉内温度升至500~650℃后,活化5~10min,然后将温度调至700~900℃,活化10~15min;c.将活化完成的废活性炭进行冷却,即得再生活性炭。
再优选地,前述吸收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分:正十二烷28~32份、支链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22~34份、四氯化碳21~26份、柠檬酸18~24份、环氧乙烷15~17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9~16份、三氧化二铝7~12份和水22~38份。
优选地,前述步骤S1中,倒残废液集中收集,经稀释、过滤处理后送至废液处理工厂处理,可避免其污染环境。
再优选地,前述步骤S3中,热水的加热方式为蒸汽加热,加热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巴诗克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巴诗克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71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