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热流体管道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61537.0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2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如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贝德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1/02 | 分类号: | F16L51/02;F16L21/08;F16L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陈宙;李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流体 管道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流体管道的连接结构,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包括连接管和两个热流体管,两个热流体管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连接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连接层,连接管的中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层,连接管的中部内壁两侧均设置有挡块,连接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延伸管,延伸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凸块,热流体管上开设有与凸块相对应的限位槽。本发明通过将凸块与热流体管上的限位槽结合,再通过柔性固定板的固定限位,提高了连接管和热流体管的连接强度;在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导热板和弹性气囊,弹性气囊内的氮气受热膨胀,将弹性密封条与密封层紧密贴合连接,提高了连接管和热流体管的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热流体管道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热流体管道在运行过程中,来自管内热媒的传热作用,会引起管道受热膨胀伸长。当热流体管道输送的介质温度很高时,将引起管道的热膨胀,如果管道两端固定,在管壁内就会产生热胀内应力,假设此应力超过了管材或焊缝的强度,就会使管道形成损坏。必要了解的是,管道受热时所产生的应力大小与管道直径、管壁厚度无关,与管道材料的弹性模量以及相对变形有关。即是说,是不以加厚管材的壁厚或加强焊缝的强度能够解决的。由于热胀内应力的存在,使管道对设备或支架等固定点产生推力。而且现有的热流体管道存在连接不牢固以及密封性差的问题。因此提供一种用于热流体管道的连接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热流体管道的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热流体管道的连接结构连接不牢固以及密封性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热流体管道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管和两个热流体管,两个热流体管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连接层,所述连接管的中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层,所述连接管的中部内壁两侧均设置有挡块,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延伸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外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贴合连接有柔性贴合块,所述柔性贴合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柔性固定板,所述热流体管上开设有与凸块相对应的限位槽;
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热流体管的一端外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层,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上镶嵌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性气囊的一端,所述弹性气囊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密封条。
可选的,所述弹性连接层设置为环形结构,且弹性连接层的数量不少于五个,多个所述弹性连接层呈等间距水平设置。
可选的,所述弹性连接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球形凸起,所述第一密封层套接在半球形凸起的外侧,且第一密封层设置为波浪状结构。
可选的,所述挡块设置为环形结构,且挡块固定安装在连接管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密封层位于两个挡块之间。
可选的,所述延伸管远离的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弧形面,所述热流体管靠近连接管的一端管口设置有弧形凸起。
可选的,所述延伸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热流体管上开设有与凸块相对应的限位槽。
可选的,所述柔性固定板的长度小于热流体管的周长,所述柔性固定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紧固件,两个紧固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宽度大于第二凹槽的开口宽度,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设置为环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弹性气囊的内腔填充有氮气,所述弹性密封条的外表面到第二凹槽槽底的距离小于第二凹槽的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贝德流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州贝德流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15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