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埋式滴灌苜蓿直播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0273.7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1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施志国;邱进栋;周彦芳;张英英;张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C7/08 | 分类号: | A01C7/08;A01C5/06;A01G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733006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沟刀 滴灌带 覆土 架体 开沟 浅埋 苜蓿 直播机 滴灌 条播 撒种 横梁两端 行走组件 组件包括 苜蓿种植 出料管 覆土板 固定套 挤压辊 流量阀 锥形斗 横梁 管盘 料箱 埋管 内壁 转轴 焊接 地表 体内 种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埋式滴灌苜蓿直播机,涉及苜蓿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架体,架体内从左往右依次固定有开沟组件、埋管组件、条播组件和覆土组件,架体一相对侧均固定有行走组件,开沟组件包括第一横梁、第一开沟刀和第二开沟刀,第一横梁两端分别通过焊接与架体一相对内壁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设有第一开沟刀和第二开沟刀能够开出滴灌带和种子使用的沟槽,通过挤压辊、转轴、管盘和固定套的配合使用能够将滴灌带落在地表以下,通过料箱、锥形斗、出料管和流量阀均匀撒种,通过覆土板进行覆土,集成开沟、浅埋滴灌带、条播苜蓿、覆土于一体,解决了种植效率过低和过低浪费人力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苜蓿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浅埋式滴灌苜蓿直播机。
背景技术
苜蓿属于豆科作物,生长过程中可以自身固氮,生产中苜蓿野生性强,耐低温、耐瘠薄、抗旱能力强,除过酸或过碱的土地均能生长发育,所以在荒漠化地区种植可起来保持水土的作用,种植过苜蓿的耕地在土壤中保留的大量耕茬可转化为有机肥料,进而提高土壤质量,促进了该耕后茬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苜蓿种植过程中,早期和部分种植条件有限的地区均采用传统的地面灌溉,而传统的地面灌溉造成不资源浪费,牧草产量也较低,随着灌溉技术的发展,生产中已经逐步采用喷灌和滴灌技术进行灌溉,通常滴灌灌溉方式田间滴灌带为地表铺设,为每年一铺,如果滴灌带按照以往耕作经验,每年回收后来年重新铺设,势必对田间苜蓿造成机械碾压破坏,直接影响牧草产量。
在常规浅埋式滴灌种植过程中,需提前将滴灌带埋入地表,然后覆土,再将苜蓿播于地表,操作繁琐且在播种时需要消耗过多人力,导致种植成本较高,并且种植效率过低,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浅埋式滴灌苜蓿直播机,通过设有第一开沟刀和第二开沟刀能够开出滴灌带和种子使用的沟槽,通过挤压辊、转轴、管盘和固定套的配合使用能够将滴灌带落在地表以下,通过料箱、锥形斗、出料管和流量阀均匀撒种,通过覆土板进行覆土,集成开沟、浅埋滴灌带、条播苜蓿、覆土于一体,解决了种植效率过低和过低浪费人力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浅埋式滴灌苜蓿直播机,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内从左往右依次固定有开沟组件、埋管组件、条播组件和覆土组件,所述架体一相对侧均固定有行走组件,集成开沟、浅埋滴灌带、施肥、条播苜蓿、覆土于一体,可以大大提高苜蓿播种效率和播种质量;
所述开沟组件包括第一横梁、第一开沟刀和第二开沟刀,第一开沟刀用于开出滴灌带使用的沟槽,第二开沟刀用于开出条播时使用的沟槽;
所述第一横梁两端分别通过焊接与架体一相对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一表面并排开设有三个第一贯穿孔和八个第二贯穿孔;
所述第一开沟刀上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一表面通过焊接固定有与第一贯穿孔间隙配合的第一插接杆;
所述第二开沟刀上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一表面通过焊接固定有与第二贯穿孔间隙配合的第二插接杆,所述第一插接杆和第二插接杆一端均通过焊接固定有螺纹头,所述第一插接杆和第二插接杆分别通过螺纹头和螺母与第一横梁固定连接,第一插接杆和第二插接杆的长度分别与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的深度一致,使螺纹头位于第一横梁外部;
所述埋管组件包括支撑架、管盘和固定套,所述支撑架包括一组第二横梁,两所述第二横梁两端分别通过焊接与架体一相对内壁固定连接,两所述第二横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有三个竖板,所述竖板上转动连接有一转轴,所述转轴周侧面固定有一转盘,转盘与竖板之间有间隙,所述转轴一端固定有一螺纹杆;
所述固定套与螺纹杆螺纹配合,所述固定套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和转盘上均开设有五个环形槽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02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